菩薩戒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一、菩薩戒的內容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也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謹慎持守。 攝律儀戒: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儀 的止惡門。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捨諸惡,為法身之因。
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為修習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是修善門,以修身、口、意的善業迥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一旦犯過,則要如法忏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
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利生門。《菩薩地持經》卷四列舉出十一種饒益眾生的方法,即:
眾生所作諸饒益事,悉與為伴。
對已病、未病及看護病者等眾生,悉與為伴。
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知恩報恩。
見眾生有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遠離憂惱。
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
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對眾生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對有實德者,贊歎歡喜。 對有犯過行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使其悔改。 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二、菩薩戒的特色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贊毀他、悭惜加毀、瞠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此外,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捨法。《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下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制,非待緣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三、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所以,菩薩戒是諸佛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弟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四、菩薩戒的求受
《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下說:求受菩薩戒者,只要能解法師語,六道眾生都能得戒。又說,受戒有三品:
上品從佛受:諸佛菩薩現在面前,親自授與菩薩戒者,得真實上品戒。
中品從佛弟子受:佛滅後,於千裡內禮請先受菩薩戒者為戒師,教授我菩薩戒者,得中品戒。
下品自誓受:佛滅度後,千裡內亦無法師,即在佛像前自誓受。自誓受者,應於佛前胡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薩,我學一切菩薩戒法。」如是三說,得下品戒。
此外,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以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重要的是,要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薩戒的真義。
五、結語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戒如軌道,規范我們的身心行止;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御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欲念;戒如璎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盤的彼岸。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大眾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說盡。但是畫餅不能充饑,一切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體悟。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須嚴持淨戒。


在家菩薩戒的意義與功德
大悲法師
“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梵網經》

菩薩戒乃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在家菩薩自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最高乘戒。據《梵網經》(卷下)所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者常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二者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者功德成就、戒度成就;五者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戒,譯為“清涼”,因三業煩惱如火熾然,焚燒身心,戒能息滅熱惱,令得清涼。又名“別解脫”,亦即持守戒律,能個別解脫煩惱,如《佛遺教經》雲:“戒是正順解脫之本”。佛弟子應當明白,受戒不是束縛和限制,而是修行的指導與保障,使吾人具備正知正見,依循正確的准則而行,清淨三業,漸次提升,而能與道相應。因此,戒是生善滅惡的工具、超凡入聖的指南、成佛作祖的階梯,是入道的根本。
  菩薩戒,是發大乘心的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分為出家菩薩戒和在家菩薩戒兩種。出家菩薩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共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菩薩戒則出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計有六重二十八輕戒。
識輕重 明持犯
  在家菩薩戒有六重二十八輕,什麼是重?什麼是輕?重,即是重法罪,共有六條,乃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以及不說四眾過戒。輕,指失意罪。“失意”,謂失菩提正意念,亦失世間善意念。此失意罪,共有二十八條,為輕罪。
  無論是重、是輕,每一條戒都有其開遮持犯。受戒之後,戒期當中,和尚將為戒子講戒,除了令戒子明白戒文的內容,也要明白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明白開遮,才能了解戒的持犯准則。
  《資持記》曰:“遮即是制律。…余並不制,意即是開,故雲以非制也。”開,即是開緣、允許。遮,為禁作之意。持,謂保持;犯,謂毀犯。持犯各有二:一是止持,即止惡為持戒;反之,為作犯,即作惡為犯戒。二是作持,謂作善為持戒;反之,為止犯,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業,即是止善為犯戒。
知果德 解因行
  《受菩薩戒儀》雲:“三皈五戒得人身,十善八齋生天報,持十戒、具足戒,出煩惱之愛河,得羅漢之聖果。受菩薩戒者,得於佛果。”故《梵網經》中記載,菩薩戒“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本寺傳授在家菩薩戒期間,從三皈五戒開始,次授八關齋戒、菩薩戒,受戒戒子如法納受在家諸戒法,功德殊勝難倫。
  《受菩薩戒儀》提到,受持菩薩戒有八種殊勝:
  一、極道勝:受菩薩戒,如大鵬鳥舉趐高飛,能至十萬九千余裡。這是因為受持菩薩戒,一發心即超越六道輪回;二乘行人則回小向大,迳趣無上菩提。
  二、發心勝:一念發大悲智之心,即超二乘境界。如過去有一沙彌,由於發廣大菩提心,其師雖已證得阿羅漢,反對其生恭敬,為沙彌擔荷衣物、讓路而行。
  三、 福田勝:假使供養滿閻浮提內阿羅漢,不如受菩薩戒之功德。
  四、 功德勝:受聲聞戒,其光猶如螢火;受持菩薩戒,功德則如日光,無所不照,功德廣大。
  五、受罪輕微勝:受持菩薩戒,設使破戒,猶勝外道不受戒者。外道邪見,永沉惡道,無有出期。破戒之人,由戒之威力,即使墮入惡道,受罪輕微。若墮地獄,作獄中王;若墮畜生,作畜生王;若墮鬼中,作鬼中王;若在人間,作人王國王;若在天中,作天中王。生生之處,不失王位。故《璎珞經》雲,有犯名菩薩,有戒可破;無犯名外道,無戒可破故。
  六、 處胎勝:菩薩處胎時,常為天龍八部諸善神王之所守護。
  七、 神通勝:能變大地為黃金七寶,攪長河為酥酪醍醐,能一念超百千世界,能一日化百千眾生。
  八、 果報勝:生蓮華藏海,證法性身,一得真常,永無退轉。
  戒為正順解脫之本,是一切修行的基礎,一切善根功德皆由持戒而生。《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如良師,指引方向;戒如軌道,規范身心;戒如明燈,照亮前途;戒如寶劍,斷除三毒;戒如船筏,到達彼岸。《梵網經》謂“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大般涅槃經》雲:“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論是在家、出家,欲於修行有所增益,必須以戒為師,依戒而生諸善法,淨化身心,直趨菩提。














破戒比丘.猶勝外道

  佛經說:「詹匐花雖萎,猶勝諸余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佛說破戒的比丘雖像已死之人,但因為戒的余力,仍然能夠勝於人天道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沒後香仍不散。犯戒的比丘,勝過無犯的人。所以佛又說,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大智度論》亦說,寧願受戒而破戒,破戒忏悔後便能得清淨解脫,但不受戒則輪轉三界,永無出離之期。
     佛門有二健兒,必解脫:一者持戒不犯,這種人一定解脫生死。二者犯能忏悔,雖犯戒能忏悔,也必解脫生死。

    佛說,過去有四比丘犯重戒,於空王佛前至誠忏悔,七天七夜,罪業得清淨。四比丘現在都已成佛:東方是阿閦鞞佛,南方是寶相佛,西方是阿彌陀佛,北方是微妙聲佛。
    所以大家要記住,寧可受戒犯戒,不能不受戒;如果犯戒,至誠忏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能忏悔,是大善,忏悔發露,立志不再犯,即得清淨。
    我們無始以來,罪業多如恆河沙,大如須彌山,故必須向佛忏悔,才能解除。如《五十校計經》說:“齊至等覺,皆令忏悔。”到了等覺菩薩的地位,仍需忏悔,何況我們這些凡夫!
  如《金光明經文句》雲:
  “當知忏悔位長,其義極廣。雲何而言止齊凡夫?是故五十校計經,齊至等覺,皆令忏悔。”

大眾對受戒的誤解:
1、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還是不學戒,不認識他的好。
   2、他們告訴我,我這麼年輕,要是受了戒,萬一犯戒,一定下地獄。
   3、要是受了戒,起心動念都是罪,死定了。
   4、受了戒做錯事還要忏悔,還是不受戒好,也不需要忏悔。
   ~~~~~~~~~~~~~~~~

受持戒律
釋清淨法師

一部分信眾對受三皈五戒存在顧慮,怕受戒後行為受到約束,給日常生活帶來種種不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惡,成就道業”。


《百喻經》口渴見了水卻不喝:過去有這樣的一個人,在沙漠裡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來,以解除這個苦痛,看到遠處熱霧,當作是水,可是走過去一看,卻又不是。後來東找西尋,終於給他找到一條河流,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潔。然而,這個人卻只是呆望著,並不下去喝水。別人看也很奇怪,問道:“你口渴找水喝,現在找到了,為什麼又不喝呢?”這人回答說:“你喝得完這麼多的水嗎?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結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裡。

這個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質,雖渴望修行,但當看到戒律很嚴格,就開始猶豫了:“我能受得了這些約束嗎?有必要受這些約束嗎?”因一時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捨棄一條也不受,仍舊流轉生死,沉溺六道。豈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即使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條,也將會成為最終成佛的因緣。寧受戒犯戒,不空過此生。



一旦無常至,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欲免輪回苦,及早念彌陀。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一句彌陀妙難量 凡聖同依證真常
但願此法廣流布 窮盡三際遍十方
念佛法門,即淺即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十地菩薩,不離念佛,薄地凡夫,亦蒙佛恩。
阿彌陀佛,法界藏身,包容虛空,周遍微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從「心」開始 的頭像
    從「心」開始

    從「心」開始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