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盡量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這樣經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人生的際遇。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果推遲,使好的結果提前。
  
  禅是一種生活藝術,是覺者的生活體驗,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內涵。
  
  每天臉上有笑容,自然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安祥。
  
  我們念佛、參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門頭,使眼不貪美色、耳不貪莢聲、鼻不貪香、舌不貪味、身不貪觸、意不貪染一切六塵緣影之法。
  
  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學禅的人,為了感恩一切眾生,首先自己要過一種淡泊的生活、清淨的生活、簡單的生活。
  
  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養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財物來,只要有這種心態,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空”是不執著,是把一切法緣生緣滅的道理圓滿無缺地理解清楚。
  
  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簡單地說可以有一個標准,就是以佛心作佛事,或者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願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慈悲是智慧的具體展現,它源於對一切生命互為依存這一事實的認識。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時甚至要捨己利人。
  
  和諧是內在的要求,必須從內心的和諧做起,必須從生命的和諧做起,必須從善待天地萬物做起,必須從人的內心淨化、向善向上做起。
  
  世間一切事業的成就,出世間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偉目標的實現,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
  
  安心不可向外馳求,不可脫離當下。迷失也好,覺悟也好,煩惱也好,清涼也好,道不遠人,都在當下。
  
  人文精神、人文關懷所要達到的目的、所要表達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生命。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有生命才有一切。
  
  在修行的路上,只問耕耘,莫問收獲。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歸家穩坐。
  
  人人臉上有笑容,這個集體就非常祥和,人與人之間就能夠彼此包容、彼此諒解、彼此尊重。在一個集體當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關重要。
  
  我們怎麼來感恩呢?就是要盡己所能來奉獻自己的一切。
  
  開悟是生命的轉換、生命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向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覺醒的生命。
  
  修行實際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為我們要進入那個無限的生命,沒有一種拼搏精神是萬萬辦不到的。
  
  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生命實實在在能夠把握和感受的只有當下這一念,錯過了這一瞬間,那就叫做“時不再來”。
  
  雖然每個人的成就與自己的主觀努力分不開,但是說到底,還是應該把每—個成就看作是一切因緣和合而成的結果。
  
  “真實不虛”四字,既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實不虛,做事也要真實不虛;對待自己要真實不虛,對待他人也要真實不虛。
  
  追求也好,拋棄也好,都是在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