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邪淫?邪淫的危害及果報.事例
佛經原文:
……
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鬱單曰無。若畜生若破壞。若屬僧若系獄。若亡逃若師婦。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為邪淫。出家之人無所系屬。從誰得罪。從其親屬王所得罪。惡時亂時虐王出時。怖畏之時。若令婦妾出家剃發。還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於道邊塔邊祠邊大會之處。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為父母兄弟國王之所守護。或先與他期。或先許他。或先受財。或先受請。木泥畫像及以死屍。如是人邊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
經文解釋:
對優婆塞來說,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外,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均為邪淫。有關邪淫在戒律上,有詳細的規定。本經在這裏僅講了其中的幾個主要方面,優婆夷可參照領會,同樣適用。
1、若在:
非時——制戒律所規定的不應行淫的日期及時間;
非處——指戒律所規定的不應行淫的處所及「三道」;
非女——指同性戀、人畜之間行淫;
處女——未婚女;
他婦——有夫之婦;
自身——自身行淫,如手淫;
邪淫罪,四大部洲中只有東,西,南三大洲有,北鬱單越洲則無邪淫罪。
2、若對:
畜生——動物;
破壞——已經壞爛的女屍;
若屬僧——僧人;
若系獄——獄中女犯;
若亡逃——逃亡的女性;
若師婦——師長的妻子;
做非梵行,就是邪淫。
3、已經出家的人,雖已無所系屬,但對自己的親屬,王屬等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4、在惡世時,亂世時,暴君出世時,怖畏時刻,若強令自己的妻妾剃發出家,當出家後,仍同她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5、若在三道(指:口道、小便道、大便道)作非梵行時,得淫罪。
6、若自己或者與其他人在道路邊,塔廟邊,祠寺邊,大眾集會之處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7、若在父母,兄弟,國王死亡後守護(守靈)期內,或先與他人約會,或先應允他人,或先接受財禮,或先接受邀請(其目的是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8、若在木像、泥像、畫像(一解指聖賢像;二解死亡的親屬、王者像)、死屍等邊,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9、若在自淫時或就自己意淫時,把自己的配偶想像為他人的配偶;把屬他人之妻,產生了自己與之作非梵行想,這種單方面的意淫,也名邪淫。
以上所列舉的邪淫罪,也有輕重,如果煩惱重(貪嗔癡比較強烈),則得重罪;如果煩惱輕,則得輕罪。
對於現在這個社會,常見的:用性具自淫是邪淫;賣淫嫖娼就更是邪淫,邪淫有罪,必有惡報;一夜情是邪淫;婚外戀婚外情包二奶婚外通姦均是邪淫;婚前同居偷嘗禁果是邪淫(沒有登記領取結婚證得到法律承認保護即未婚同居)。如果再由於這種邪淫引起的墮胎殺生更是罪過無量無邊,要在地獄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希望大家謹慎小心。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其中「不邪淫」是五戒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戒律,為學佛者必守。在末法年,更為重要。讀過《安士全書》《壽康寶鑒》後便會對「不邪淫」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其中果報,真是太可怕了,太悲慘了,如無明眼人指路,我等愚人還迷在其中而不知,醉生夢死,那該多麼的可悲可歎啊!
華嚴經》中說,邪淫的罪過,不但會令眾生來世墮入地獄(時間相當漫長,象最苦的地獄阿鼻地獄的時間相當於人間時間1800萬年,這確實是存在的。就像電波,聲波,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一樣。看不到就不能說它不存在),餓鬼,畜生三惡道中受罪,而且投胎再世做人,得兩種報應:一、妻子不貞良。二、在家庭眷屬中,事事不能隨心如意。世間的人啊,一定不能犯邪淫啊!千萬不可自招悲慘的報應啊!(以上轉自<<壽康寶鑒>>)
陰司冥律中也說:*淫別人的女兒,將遭斷子絕孫的報應。*淫別人妻子的,將遭子孫也受淫害的報應。
速報錄中說:我不淫人婦,人不淫我妻。我若淫人妻,自己的妻女也會受到遭人*淫的報應。
嫖娼很損陰德,使人的陽壽壽命迅速減少。看淫穢書畫也是損陰德的,壽命也有一定的減少。
而傳播淫穢書畫和在網上帖淫穢帖子的人罪惡更大,來生肯定是要下地獄的。
黃書雲說:所謂「邪淫」,對於夫妻以外的任何人,以行為侵犯,甚至只起了淫心,便是邪淫。把年老的當作自己的母親,年壯的視如自己的姐姐,年少的視如自己的妹妹,年幼的視如自己的女兒。這樣,淫心自然就不會生起了。。自古至今,因為邪淫而受報應的事例,相當之多,可以不怕嗎?要知道色相就如同裏面裝滿糞便的畫瓶,也如同裏面藏有殺人尖刀的錦袋。在閑居暗室中,不可生任何邪念妄想,就算是面臨邪緣?遇,也要守住德節,不可喪失良心。要常常想著,不可以做有虧自己良心的事。何況在虛空中,有許多鬼神看著我,頭上三尺也有神明
隨時記錄著我,家中也有灶神看著我,身上有三屍神等隨時監視著我,我萬萬不可犯了邪淫的罪過,如果從前曾經犯過邪淫,也要儘快懸崖勒馬、苦海回頭,下定大決心,改過向善,以免一失足將墮入地獄受苦,成千古之恨。要時常熟讀戒淫的文章,努力做到守德戒淫。絕不可經營色情的敗德行業,絕不可嫖淫**,絕不可強暴或誘*別人的妻子女兒,絕不可同性交淫,絕不做長幼亂倫的行為,絕不可淫汙尼僧,絕不可看邪淫的書畫電影小說,絕不可進入色情場所,絕不可談論淫事,絕不可引誘良家子弟邪淫,絕不可教人或贊成人犯淫。楞嚴經中也揭示,一個人眼睛去看美色,和實際行淫相同,都是稱欲火。菩薩見欲,立刻避開,就好象避開可怕的火炕一樣。一個人如果不斷除淫欲,而去修習禪定,就如同沙子煮了千百劫,也仍然只是熱沙,不能變成飯。再者,淫為萬惡之首,一個人若是起了淫念,便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上天,所以就犯了大不忠。動了淫念,也耗損了自己血氣和性命,所以就犯了大不孝。因此君子不敢放縱欲念,讓自心能端正清淨,讓心念能淡薄養德。★貴溪有位讀書人,每次考試都不中;不知原因在那裏,就去乞求張真人,焚香伏章查天榜;神明於是批示說:『此位讀書人,命裏有功名;因為盜嬸故,功名被奪除。』張真人伏章查榜完畢之後,就起身告訴讀書人,神明說他考不中的原因;讀書人聽了之後就說:『我並沒有冒犯我的嬸嬸啊!』於是他就寫了篇疏,向神明申訴,為自己辯白。神明又再次的批示說:『雖然你沒有冒犯嬸嬸的行為,但是你卻有冒犯嬸嬸的念頭啊!』讀書人此時感到非常的慚愧,而且後悔莫及。因為在他少年的時候,見到嬸嬸貌美動人,因此而動了一個邪念的緣故啊!
『佛說四十二章經』說:『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又說:『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而古人自勵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說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敗;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喪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棄必荒;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業必墮。』
犯邪淫者,定削福報。
犯邪淫者,求財不成。
犯邪淫者,家庭不合。
犯邪淫者,疾病纏身。
犯邪淫者,官業必墮。
犯邪淫者,壽命必短。
一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會消除你的欲念
注音:南n?無m?
一直念到欲念消除為止,欲念再起,那就再念。
引用事例:
★明朝正德年間,有位讀書人,名叫趙永貞,他在少年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位異人告訴他說:『你二十三歲的時候,必定會考中功名。』等到他廿三歲那年參加鄉試,文章寫得極好,主考官早已經決定選中他的文章好幾天了;不料到了後場的考試,他卻是連連的失誤,結果沒有考中。趙永貞的心中,感到非常的難過;因此就向文昌帝君祈求托夢,告訴他不中的原因;文昌帝君就說:『你原本可以考中今年的鄉試,但是因為你近來調戲你家的婢女,引誘鄰居的女兒,雖然都沒有成真;然而你的起心顛倒,意淫纏綿不斷,心地日益的轉暗;所以你命中原有的功名,因此而被消除了。』永貞聽了帝君的解說,痛哭流涕,發誓並決心改過,大做善事;於是就刻印戒淫的善書,以警醒世人;結果在下次的鄉試中,永貞果然考中瞭解元,做官做到了藩憲。
★李登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考中鄉試的解元,但是此後一直到五十歲,卻都無法考取進士;李登就去拜訪葉靖法師,請問其中的原因?葉法師便替他叩問文昌帝君指示,文帝就命神吏拿李登的官籍給法師過目,上面寫著:『李註銷生時,天帝賜玉印,十八中解元,十九作狀元,五十二歲官拜右丞相;因為十八歲考中解元之後,暗中偷窺了鄰家的女兒洗澡,因此功名延遲了十年,而且還被降了二甲;又因為侵佔哥哥李豐房屋的地產,功名又延後了十年,而且還被降了三甲;又因為*淫一位鄭姓的良家婦女,功名又延後了十年(前後合計已經被罰慢了卅年);現在又*淫了鄰居的女兒,真是造惡不斷不知悔改,上天已經削去了他的功名,因此李登終身都不會再考中功名啊!』葉法師就把這些話告訴了李登,李登因而抱恨慚愧而死。
★唐朝的時候,有位禦史名叫李儼,有一次奉了朝廷的命令出使廣東,途中忽然遇到了一只老虎,跳入了草叢中,並且還用人語向他說道:『唉啊!我差一點就傷到了我的老朋友啊!』李儼說:『這個聲音怎樣那麼象和我同榜,一同考取功名的同學李微的聲音啊!』老虎就說:『自從我們離別之後,已經很久沒再見面了。』彼此談起從前交往的情形,都感覺到非常的熟悉。李儼就問老虎說:『李微,你怎麼會變成老虎呢?』老虎說:『有一天我在靜*坐的時候,忽然聽到門外有呼呼做響的聲音,忽然之間我便發狂變成了老虎的形狀,今天見到了老朋友,叫我怎麼能不悲傷啊!』李儼就問李微:『你生平有沒有做了什麼遺恨的事情呢?』李微答道:『我曾經在南陽的郊外,*淫了一位寡婦;結果被她的家人發覺了,就偷偷的設計要謀害我;於是我就乘著酒醉的時候,把她全家都殺光了,這就是我生平最遺恨的事情啊!』老虎說完之後,就大吼而去。
★滌陽縣人王勤政,與鄰居的婦人有*情,並且彼此約好準備私奔;但是王勤政怕被她的丈夫發現追趕而至;不料該婦人竟然因此而殺害了丈夫;王勤政聽了十分的驚駭,立刻就獨自的逃跑了;一口氣就逃到了七十里外的江山縣,還自以為:『我已經逃得很遠了,可以脫身遠離災禍了吧!』這時候王勤政感到肚子很餓,就走進了一家飯店準備吃飯;誰知道店主竟然為他準備了兩人用的飯菜,王勤政就問店主說:『我只是一個人吃飯,為何你準備兩人份的食物呢?』店主說:『剛才我見到有一位跟隨在你身旁的披發男子,難道你們不是兩個人嗎?』王勤政聽店主這麼一說,知道這個怨鬼已經跟隨在自己的身旁了,於是就到官府自首;王勤政與鄰婦,就在同一時間伏法受死。
邪淫的地獄果報: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
地獄品之二
……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十六別處。何等十六。一名大量受苦惱處。二名割刳處。三名脈脈斷處。四名惡見處。五名團處。六名多苦惱處。七名忍苦處。八名朱誅朱誅處。九名何何奚處。十名淚火出處。十一名一切根滅處。十二名無彼岸受苦處。十三名缽頭摩處。十四名大缽頭摩處。十五名火盆處。十六名鐵火末處。合大地獄。有如是等十六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比丘。思惟觀察。若人三種惡不善業。所謂殺生偷盜邪行。樂行多作。彼決定受合大地獄。受苦惱處。
眾生何業。生初大量受苦惱處。彼見有人。不應行淫。不正觀察。樂邪欲行。生彼大量受苦惱處地獄之中。受大苦惱。所謂炎熱鋒利鐵[矛*(替-曰+貝)]。刺令穿徹。以彼鐵[矛*(替-曰+貝)]。從下刺之。背上而出。又複刺之。腹上而出。又複刺之。腰中而出。又複刺之。肩上而出。又複刺之。從脅而出。又複刺之。從咽而出。又複刺之。從口而出。複破髑髏。而從其出。又複刺之。從耳而出。彼地獄人。如是被[矛*(替-曰+貝)]。一切身分皆悉穿破。受大苦惱。若燒若煮。一切身分。彼受如是諸苦惱已。又複更與極重苦惱。所謂複以熱炎鐵鉗。挾拔其卵。若鐵鷲鳥。挽拔其卵而食之者。如是乃至所作集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為第三人。謂內官等。彼不善業餘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複有何處。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割刳處。是合地獄第二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生割刳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謂於婦女不應行處。口中行淫。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生割刳處。受大苦惱。所謂苦者。閻魔羅人。以熱鐵釘。釘其口中。從頭而出。出已急拔。又釘其口。耳中而出。複以鐵缽。盛熱銅汁。瀉其口中。銅汁熱炎。燒燃其唇。次燒其舌。既燒舌已。次燒其眼。如是燒咽。次燒其心。次燒其肚。如是次第。乃至糞門。從下而出。如是邪行。樂行多作。惡業果報。在於地獄。如是如是種種受苦。乃經無量百千億歲。常被燒煮。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口中常臭。如爛氣臭。如是熏他一切所惡。是彼惡業餘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複有何處。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彼處名為脈脈斷處。是合地獄第三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脈脈斷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謂於婦女。非道行淫。彼不隨順。自力強逼。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脈脈斷處。受大苦惱。所謂熱筒。盛熱銅汁。置口令滿。唱聲吼喚作如是言。我今孤獨。如是無量百千年歲。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所得妻婦。貪愛他人。彼人見之。不能遮障。是彼惡業餘殘果報。彼作集業果報不失。猶故須受。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複有何處。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惡見處。是合地獄第四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生惡見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所謂有人。取他兒子。強逼邪行。自既力多。令彼啼哭。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生惡見處。受大苦惱。所謂自見己之兒子。以惡業故。見自兒子在地獄中。於彼兒子。生重愛心。如本人中。如是見已。閻魔羅人。若以鐵杖。若以鐵錐。刺其陰中。若以鐵鉤。釘其陰中。既見自子如是苦事。自生大苦。愛心悲絕。不可堪忍。此愛心苦。於火燒苦。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彼人如是心苦逼已。複受身苦。所謂彼處。閻魔羅人之所執持。頭面在下熱炎鐵缽。盛熱銅汁。灌其糞門。入其身內。燒其熟藏。燒熟藏已。次燒大腸。燒大腸已。次燒小腸。燒小腸已。次燒其胃。既燒胃已。如是次第。次燒其咽。既燒咽已。次燒其喉。既燒喉已。次燒舌根。燒舌根已。次燒其舌。既燒舌已。次燒其齗。既燒齗已。次燒其頭。既燒頭已。次燒其腦。如是燒已。在下而出。彼邪行人。受如是苦。如是無量。百千年中。以業化故。見自兒子。自身心苦。具受如是身心二苦。如是無量百千年中。常受大苦。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則無兒息。雖有不淨。不成種子。世人皆言。此人不男。一切嫌賤。是彼惡業。余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為當更有異處以不。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為團處。急團相似。是合地獄第五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生於團處。殺生偷盜。及以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所謂有人。若見牸牛若草馬等淫道處已。心生分別。此如是處。與人婦女不應有異。如是念已。即便生於人婦女想而行淫欲。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生於團處。受大苦惱。所謂見彼若牛若馬惡業因故。地獄中見。自心分別。如前憶念人婦女想。若本牸牛。若本草馬。見已即生人婦女想。欲心熾盛。即便走向如是牛馬。有鐵炎火。滿牛馬內。彼人既近牛馬根門。惡業因故。入彼根門。即入其腹。滿中熱火。彼處受苦。乃經無量百千年中。常被燒煮。其身熟爛。不能出聲。於彼腹中闇處苦逼。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常被燒燃。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則生無禮非仁之國。以己之妻令他侵近。不生妒忌。邪行業因。余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為當更有異處以不。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多苦惱。是合地獄第六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多苦惱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謂男行男。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多苦惱處受大苦惱。作集業力。於地獄中。見本男子。熱炎頭髮。一切身體皆悉熱炎。其身堅[革*卬]。猶如金剛。來抱其身。既被抱已。一切身分皆悉解散。猶如沙摶。死已復活。以本不善惡業因故。於彼炎人。極生怖畏。走避而去。墮於險岸。下未至地。在於空中。有炎嘴烏。分分攫斫。令如芥子。尋複還合。然後到地。既到地已。彼地複有炎口野幹而啖食之唯有骨在。複還生肉。既生肉已。閻魔羅人。取置炎鼎。而複煮之。
佛經原文:
……
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鬱單曰無。若畜生若破壞。若屬僧若系獄。若亡逃若師婦。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為邪淫。出家之人無所系屬。從誰得罪。從其親屬王所得罪。惡時亂時虐王出時。怖畏之時。若令婦妾出家剃發。還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於道邊塔邊祠邊大會之處。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為父母兄弟國王之所守護。或先與他期。或先許他。或先受財。或先受請。木泥畫像及以死屍。如是人邊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
經文解釋:
對優婆塞來說,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外,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均為邪淫。有關邪淫在戒律上,有詳細的規定。本經在這裏僅講了其中的幾個主要方面,優婆夷可參照領會,同樣適用。
1、若在:
非時——制戒律所規定的不應行淫的日期及時間;
非處——指戒律所規定的不應行淫的處所及「三道」;
非女——指同性戀、人畜之間行淫;
處女——未婚女;
他婦——有夫之婦;
自身——自身行淫,如手淫;
邪淫罪,四大部洲中只有東,西,南三大洲有,北鬱單越洲則無邪淫罪。
2、若對:
畜生——動物;
破壞——已經壞爛的女屍;
若屬僧——僧人;
若系獄——獄中女犯;
若亡逃——逃亡的女性;
若師婦——師長的妻子;
做非梵行,就是邪淫。
3、已經出家的人,雖已無所系屬,但對自己的親屬,王屬等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4、在惡世時,亂世時,暴君出世時,怖畏時刻,若強令自己的妻妾剃發出家,當出家後,仍同她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5、若在三道(指:口道、小便道、大便道)作非梵行時,得淫罪。
6、若自己或者與其他人在道路邊,塔廟邊,祠寺邊,大眾集會之處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7、若在父母,兄弟,國王死亡後守護(守靈)期內,或先與他人約會,或先應允他人,或先接受財禮,或先接受邀請(其目的是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8、若在木像、泥像、畫像(一解指聖賢像;二解死亡的親屬、王者像)、死屍等邊,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9、若在自淫時或就自己意淫時,把自己的配偶想像為他人的配偶;把屬他人之妻,產生了自己與之作非梵行想,這種單方面的意淫,也名邪淫。
以上所列舉的邪淫罪,也有輕重,如果煩惱重(貪嗔癡比較強烈),則得重罪;如果煩惱輕,則得輕罪。
對於現在這個社會,常見的:用性具自淫是邪淫;賣淫嫖娼就更是邪淫,邪淫有罪,必有惡報;一夜情是邪淫;婚外戀婚外情包二奶婚外通姦均是邪淫;婚前同居偷嘗禁果是邪淫(沒有登記領取結婚證得到法律承認保護即未婚同居)。如果再由於這種邪淫引起的墮胎殺生更是罪過無量無邊,要在地獄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希望大家謹慎小心。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其中「不邪淫」是五戒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戒律,為學佛者必守。在末法年,更為重要。讀過《安士全書》《壽康寶鑒》後便會對「不邪淫」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其中果報,真是太可怕了,太悲慘了,如無明眼人指路,我等愚人還迷在其中而不知,醉生夢死,那該多麼的可悲可歎啊!
華嚴經》中說,邪淫的罪過,不但會令眾生來世墮入地獄(時間相當漫長,象最苦的地獄阿鼻地獄的時間相當於人間時間1800萬年,這確實是存在的。就像電波,聲波,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一樣。看不到就不能說它不存在),餓鬼,畜生三惡道中受罪,而且投胎再世做人,得兩種報應:一、妻子不貞良。二、在家庭眷屬中,事事不能隨心如意。世間的人啊,一定不能犯邪淫啊!千萬不可自招悲慘的報應啊!(以上轉自<<壽康寶鑒>>)
陰司冥律中也說:*淫別人的女兒,將遭斷子絕孫的報應。*淫別人妻子的,將遭子孫也受淫害的報應。
速報錄中說:我不淫人婦,人不淫我妻。我若淫人妻,自己的妻女也會受到遭人*淫的報應。
嫖娼很損陰德,使人的陽壽壽命迅速減少。看淫穢書畫也是損陰德的,壽命也有一定的減少。
而傳播淫穢書畫和在網上帖淫穢帖子的人罪惡更大,來生肯定是要下地獄的。
黃書雲說:所謂「邪淫」,對於夫妻以外的任何人,以行為侵犯,甚至只起了淫心,便是邪淫。把年老的當作自己的母親,年壯的視如自己的姐姐,年少的視如自己的妹妹,年幼的視如自己的女兒。這樣,淫心自然就不會生起了。。自古至今,因為邪淫而受報應的事例,相當之多,可以不怕嗎?要知道色相就如同裏面裝滿糞便的畫瓶,也如同裏面藏有殺人尖刀的錦袋。在閑居暗室中,不可生任何邪念妄想,就算是面臨邪緣?遇,也要守住德節,不可喪失良心。要常常想著,不可以做有虧自己良心的事。何況在虛空中,有許多鬼神看著我,頭上三尺也有神明
隨時記錄著我,家中也有灶神看著我,身上有三屍神等隨時監視著我,我萬萬不可犯了邪淫的罪過,如果從前曾經犯過邪淫,也要儘快懸崖勒馬、苦海回頭,下定大決心,改過向善,以免一失足將墮入地獄受苦,成千古之恨。要時常熟讀戒淫的文章,努力做到守德戒淫。絕不可經營色情的敗德行業,絕不可嫖淫**,絕不可強暴或誘*別人的妻子女兒,絕不可同性交淫,絕不做長幼亂倫的行為,絕不可淫汙尼僧,絕不可看邪淫的書畫電影小說,絕不可進入色情場所,絕不可談論淫事,絕不可引誘良家子弟邪淫,絕不可教人或贊成人犯淫。楞嚴經中也揭示,一個人眼睛去看美色,和實際行淫相同,都是稱欲火。菩薩見欲,立刻避開,就好象避開可怕的火炕一樣。一個人如果不斷除淫欲,而去修習禪定,就如同沙子煮了千百劫,也仍然只是熱沙,不能變成飯。再者,淫為萬惡之首,一個人若是起了淫念,便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上天,所以就犯了大不忠。動了淫念,也耗損了自己血氣和性命,所以就犯了大不孝。因此君子不敢放縱欲念,讓自心能端正清淨,讓心念能淡薄養德。★貴溪有位讀書人,每次考試都不中;不知原因在那裏,就去乞求張真人,焚香伏章查天榜;神明於是批示說:『此位讀書人,命裏有功名;因為盜嬸故,功名被奪除。』張真人伏章查榜完畢之後,就起身告訴讀書人,神明說他考不中的原因;讀書人聽了之後就說:『我並沒有冒犯我的嬸嬸啊!』於是他就寫了篇疏,向神明申訴,為自己辯白。神明又再次的批示說:『雖然你沒有冒犯嬸嬸的行為,但是你卻有冒犯嬸嬸的念頭啊!』讀書人此時感到非常的慚愧,而且後悔莫及。因為在他少年的時候,見到嬸嬸貌美動人,因此而動了一個邪念的緣故啊!
『佛說四十二章經』說:『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又說:『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而古人自勵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說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敗;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喪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棄必荒;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業必墮。』
犯邪淫者,定削福報。
犯邪淫者,求財不成。
犯邪淫者,家庭不合。
犯邪淫者,疾病纏身。
犯邪淫者,官業必墮。
犯邪淫者,壽命必短。
一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會消除你的欲念
注音:南n?無m?
一直念到欲念消除為止,欲念再起,那就再念。
引用事例:
★明朝正德年間,有位讀書人,名叫趙永貞,他在少年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位異人告訴他說:『你二十三歲的時候,必定會考中功名。』等到他廿三歲那年參加鄉試,文章寫得極好,主考官早已經決定選中他的文章好幾天了;不料到了後場的考試,他卻是連連的失誤,結果沒有考中。趙永貞的心中,感到非常的難過;因此就向文昌帝君祈求托夢,告訴他不中的原因;文昌帝君就說:『你原本可以考中今年的鄉試,但是因為你近來調戲你家的婢女,引誘鄰居的女兒,雖然都沒有成真;然而你的起心顛倒,意淫纏綿不斷,心地日益的轉暗;所以你命中原有的功名,因此而被消除了。』永貞聽了帝君的解說,痛哭流涕,發誓並決心改過,大做善事;於是就刻印戒淫的善書,以警醒世人;結果在下次的鄉試中,永貞果然考中瞭解元,做官做到了藩憲。
★李登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考中鄉試的解元,但是此後一直到五十歲,卻都無法考取進士;李登就去拜訪葉靖法師,請問其中的原因?葉法師便替他叩問文昌帝君指示,文帝就命神吏拿李登的官籍給法師過目,上面寫著:『李註銷生時,天帝賜玉印,十八中解元,十九作狀元,五十二歲官拜右丞相;因為十八歲考中解元之後,暗中偷窺了鄰家的女兒洗澡,因此功名延遲了十年,而且還被降了二甲;又因為侵佔哥哥李豐房屋的地產,功名又延後了十年,而且還被降了三甲;又因為*淫一位鄭姓的良家婦女,功名又延後了十年(前後合計已經被罰慢了卅年);現在又*淫了鄰居的女兒,真是造惡不斷不知悔改,上天已經削去了他的功名,因此李登終身都不會再考中功名啊!』葉法師就把這些話告訴了李登,李登因而抱恨慚愧而死。
★唐朝的時候,有位禦史名叫李儼,有一次奉了朝廷的命令出使廣東,途中忽然遇到了一只老虎,跳入了草叢中,並且還用人語向他說道:『唉啊!我差一點就傷到了我的老朋友啊!』李儼說:『這個聲音怎樣那麼象和我同榜,一同考取功名的同學李微的聲音啊!』老虎就說:『自從我們離別之後,已經很久沒再見面了。』彼此談起從前交往的情形,都感覺到非常的熟悉。李儼就問老虎說:『李微,你怎麼會變成老虎呢?』老虎說:『有一天我在靜*坐的時候,忽然聽到門外有呼呼做響的聲音,忽然之間我便發狂變成了老虎的形狀,今天見到了老朋友,叫我怎麼能不悲傷啊!』李儼就問李微:『你生平有沒有做了什麼遺恨的事情呢?』李微答道:『我曾經在南陽的郊外,*淫了一位寡婦;結果被她的家人發覺了,就偷偷的設計要謀害我;於是我就乘著酒醉的時候,把她全家都殺光了,這就是我生平最遺恨的事情啊!』老虎說完之後,就大吼而去。
★滌陽縣人王勤政,與鄰居的婦人有*情,並且彼此約好準備私奔;但是王勤政怕被她的丈夫發現追趕而至;不料該婦人竟然因此而殺害了丈夫;王勤政聽了十分的驚駭,立刻就獨自的逃跑了;一口氣就逃到了七十里外的江山縣,還自以為:『我已經逃得很遠了,可以脫身遠離災禍了吧!』這時候王勤政感到肚子很餓,就走進了一家飯店準備吃飯;誰知道店主竟然為他準備了兩人用的飯菜,王勤政就問店主說:『我只是一個人吃飯,為何你準備兩人份的食物呢?』店主說:『剛才我見到有一位跟隨在你身旁的披發男子,難道你們不是兩個人嗎?』王勤政聽店主這麼一說,知道這個怨鬼已經跟隨在自己的身旁了,於是就到官府自首;王勤政與鄰婦,就在同一時間伏法受死。
邪淫的地獄果報: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
地獄品之二
……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十六別處。何等十六。一名大量受苦惱處。二名割刳處。三名脈脈斷處。四名惡見處。五名團處。六名多苦惱處。七名忍苦處。八名朱誅朱誅處。九名何何奚處。十名淚火出處。十一名一切根滅處。十二名無彼岸受苦處。十三名缽頭摩處。十四名大缽頭摩處。十五名火盆處。十六名鐵火末處。合大地獄。有如是等十六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比丘。思惟觀察。若人三種惡不善業。所謂殺生偷盜邪行。樂行多作。彼決定受合大地獄。受苦惱處。
眾生何業。生初大量受苦惱處。彼見有人。不應行淫。不正觀察。樂邪欲行。生彼大量受苦惱處地獄之中。受大苦惱。所謂炎熱鋒利鐵[矛*(替-曰+貝)]。刺令穿徹。以彼鐵[矛*(替-曰+貝)]。從下刺之。背上而出。又複刺之。腹上而出。又複刺之。腰中而出。又複刺之。肩上而出。又複刺之。從脅而出。又複刺之。從咽而出。又複刺之。從口而出。複破髑髏。而從其出。又複刺之。從耳而出。彼地獄人。如是被[矛*(替-曰+貝)]。一切身分皆悉穿破。受大苦惱。若燒若煮。一切身分。彼受如是諸苦惱已。又複更與極重苦惱。所謂複以熱炎鐵鉗。挾拔其卵。若鐵鷲鳥。挽拔其卵而食之者。如是乃至所作集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為第三人。謂內官等。彼不善業餘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複有何處。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割刳處。是合地獄第二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生割刳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謂於婦女不應行處。口中行淫。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生割刳處。受大苦惱。所謂苦者。閻魔羅人。以熱鐵釘。釘其口中。從頭而出。出已急拔。又釘其口。耳中而出。複以鐵缽。盛熱銅汁。瀉其口中。銅汁熱炎。燒燃其唇。次燒其舌。既燒舌已。次燒其眼。如是燒咽。次燒其心。次燒其肚。如是次第。乃至糞門。從下而出。如是邪行。樂行多作。惡業果報。在於地獄。如是如是種種受苦。乃經無量百千億歲。常被燒煮。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口中常臭。如爛氣臭。如是熏他一切所惡。是彼惡業餘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複有何處。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彼處名為脈脈斷處。是合地獄第三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脈脈斷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謂於婦女。非道行淫。彼不隨順。自力強逼。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脈脈斷處。受大苦惱。所謂熱筒。盛熱銅汁。置口令滿。唱聲吼喚作如是言。我今孤獨。如是無量百千年歲。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所得妻婦。貪愛他人。彼人見之。不能遮障。是彼惡業餘殘果報。彼作集業果報不失。猶故須受。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複有何處。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惡見處。是合地獄第四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生惡見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所謂有人。取他兒子。強逼邪行。自既力多。令彼啼哭。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生惡見處。受大苦惱。所謂自見己之兒子。以惡業故。見自兒子在地獄中。於彼兒子。生重愛心。如本人中。如是見已。閻魔羅人。若以鐵杖。若以鐵錐。刺其陰中。若以鐵鉤。釘其陰中。既見自子如是苦事。自生大苦。愛心悲絕。不可堪忍。此愛心苦。於火燒苦。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彼人如是心苦逼已。複受身苦。所謂彼處。閻魔羅人之所執持。頭面在下熱炎鐵缽。盛熱銅汁。灌其糞門。入其身內。燒其熟藏。燒熟藏已。次燒大腸。燒大腸已。次燒小腸。燒小腸已。次燒其胃。既燒胃已。如是次第。次燒其咽。既燒咽已。次燒其喉。既燒喉已。次燒舌根。燒舌根已。次燒其舌。既燒舌已。次燒其齗。既燒齗已。次燒其頭。既燒頭已。次燒其腦。如是燒已。在下而出。彼邪行人。受如是苦。如是無量。百千年中。以業化故。見自兒子。自身心苦。具受如是身心二苦。如是無量百千年中。常受大苦。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則無兒息。雖有不淨。不成種子。世人皆言。此人不男。一切嫌賤。是彼惡業。余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為當更有異處以不。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為團處。急團相似。是合地獄第五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生於團處。殺生偷盜。及以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所謂有人。若見牸牛若草馬等淫道處已。心生分別。此如是處。與人婦女不應有異。如是念已。即便生於人婦女想而行淫欲。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生於團處。受大苦惱。所謂見彼若牛若馬惡業因故。地獄中見。自心分別。如前憶念人婦女想。若本牸牛。若本草馬。見已即生人婦女想。欲心熾盛。即便走向如是牛馬。有鐵炎火。滿牛馬內。彼人既近牛馬根門。惡業因故。入彼根門。即入其腹。滿中熱火。彼處受苦。乃經無量百千年中。常被燒煮。其身熟爛。不能出聲。於彼腹中闇處苦逼。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常被燒燃。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若於前世過去久遠。有善業熟。不生餓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業之處。則生無禮非仁之國。以己之妻令他侵近。不生妒忌。邪行業因。余殘果報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複觀察合大地獄。為當更有異處以不。彼見聞知。複有異處。名多苦惱。是合地獄第六別處。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見有人殺盜邪行。樂行多作。墮合地獄多苦惱處。殺生偷盜業及果報。如前所說。何者邪行。謂男行男。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處合大地獄多苦惱處受大苦惱。作集業力。於地獄中。見本男子。熱炎頭髮。一切身體皆悉熱炎。其身堅[革*卬]。猶如金剛。來抱其身。既被抱已。一切身分皆悉解散。猶如沙摶。死已復活。以本不善惡業因故。於彼炎人。極生怖畏。走避而去。墮於險岸。下未至地。在於空中。有炎嘴烏。分分攫斫。令如芥子。尋複還合。然後到地。既到地已。彼地複有炎口野幹而啖食之唯有骨在。複還生肉。既生肉已。閻魔羅人。取置炎鼎。而複煮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