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把這個願力背下來:



願我所受此苦,
替一切眾生從此消除了一切業障、病苦、厄難,
願一切眾生從此消除了生老病死、戰爭、災難、瘟疫等一切苦難,究竟成就無上佛道!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無念」,是沒有妄念,沒有煩惱心,也就是「心無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只是聽到,而不產生好惡。許多人自以為懂得佛法,就拿著一知半解的常識,任意理解佛法。

我最近就聽到一種很奇怪的說法,說:「佛法教人『斷念』,遇到煩惱的時候,丟開它,不去想,煩惱就沒有了。」其實佛法裡根本沒有「斷念」這個名詞,我只聽說「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名句,此在佛法裡說的是「無念」。

所謂「無念」,是沒有妄念,沒有煩惱心,也就是「心無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只是聽到,而不產生好惡。因為心裡有了好惡的分別,就會有執著,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所以,用「斷念」來對付煩惱,那是什麼都不想,讓腦筋暫時休息一下,對想得很累的人來說大概有效,但絕非解決煩惱的根本之道。

真要斷煩惱,是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而不是逃避它。有一位詩人說:「如果生命只是一杯清水,我寧可它是一杯苦酒。」這種想法以佛法的立場來看,是相當消極悲觀的。很多人以為佛法是一種遁世的思想,跟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隱遁思想混為一談。其實,那種思想不是真正的佛法。當然,現在也有些佛教徒以為長時間打坐、讓心安靜下來,就是修行,如果是這樣想,就很容易產生厭世思想,也很容易出家。

但是,佛法其實是最積極入世的。《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維摩經》裡也說:「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即蓮花是出於淤泥而不出於高山,在眾生煩惱之間做因緣觀想,清清楚楚的了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幻化,當下即空,所以,不會起煩惱。不過,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不會用。佛法難聞,佛法難行,倒不是佛法深奧難懂,而是一般人即使聽到了,也當它只是能說不能行的理論。


其實佛法很簡單,說來說去只有幾句話,貴在能確實的做。我從小就覺得佛法很好用,所以一心弘法,信心堅定。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用一句話來勉勵志願者,也勉勵自己:「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不勉強、不挑剔、不可能失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不論是需要我們動手、動腳或動嘴,都應該全力以赴。


如果是我們懂得的事,就盡我們所知所能來做;如果是不懂的事,那就一邊做一邊學習。


雖然有的人會說「我不懂」、「我不會」、「我不能做」,不過,對志願者菩薩來說,應該是沒有一樣不會,沒有一樣不懂,也沒有一樣不做的。


因為身為志願者,要能夠不會的就學,會的就奉獻。具有這種學習精神的志願者,任何事都難不倒他的。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化上人開示--人為色死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孰對孰錯? 


在還沒有答復這問題之前,我要告訴大家,我明天就走了,你們要我講幾句話,我就講幾句教人後悔的話,什麼話呢?很平常的:就是我不論到什麼地方,凡是來聽我說法的人,我都用誠心為他們加持回向,令他們的大魔障變小,小魔障化無;大災難變小,小災難化無;大病變小,小病化無。 


這是我的願力,但我一直不願意講。現在講一講,無論誰有問題來聽法,我都已經加被,所以不需再要求加被。有人說,「師父您為什麼不早說呢!」我沒有早說,就是怕你們把大問題拿來,我幫不了你。現在要走了,也來不及後悔了!


人誠心與佛即有感應,人不誠心與佛即無感應。所以無論是金山聖寺、金峰聖寺、金佛聖寺、金輪聖寺,或萬佛聖城,大家都誠心學法,只知老實學佛法,也不沽名釣譽,也不爭名奪利。或有人說:「出家人也有爭名奪利的。」不錯,是有的。但我問你,他們這樣做是對呢?還是不對?若是對的,你就學;若是不對,你就不該學。 


現在回到正題,我覺得中國的一些話,有自相矛盾處。所以今天中午我提出來討論,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兩句話是對呢?還是不對?是兩句全對或全不對?是一句對一句錯?結果眾說紛纭。有說全對的。有說一句對一句錯的。我告訴你們,「人為財死」這話不對,人是為色而死。「鳥為食亡」是對的,鳥為生存,不得不覓食。但人應比鳥有智慧,但現在的人不但不比鳥有智慧,反而比鳥還笨。 


鳥找東西吃,直接吃了維持生命即可,不需要用花花綠綠的鈔票買東西。人現在不用金、銀,而用鈔票,人就執著這花花綠綠的紙,為它而忙忙碌碌。 


人真為財死嗎?不是的。這個「財」後面有「色」在推動著,人實為色而死。人的精、氣、神若不損傷,若能返本還原,明心見性,開大智慧。生死能由己做主,閻王都管不了你。那時願意活幾千年,可以活幾千年,若願意死,馬上即可往生。 


我又問:「人吃飯為什麼?你反對不反對吃飯、穿衣、睡覺?活著有什麼意思?為賺錢又有什麼意思?」假如人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那人生就毫無意義與價值了。 


我揭穿了——人不是為吃飯而活著。人活著應有功於世、有德於民、有利於天下,不應單為自己著想,這是很不值得。如此糊裡胡塗活著又有什麼意思?人應「慈祥代天宣化,忠孝為國教民」,人應為他人謀幸福,不光為自己謀美屋、華服、吃貴重東西。人若只顧自己享受,則愚不可及。為什麼?因為你的身體不是你所有的,也不是「你」。 


對你的身體,你做不了主。你問:「為什麼?怎會我的身體不是我的呢?」你的身體若是你,你老了,要眼不花,行嗎?要耳不聾牙不掉,行嗎?你說:「我眼有病可開刀,牙掉可裝假牙。」但你對自己身體卻做不了主,不能叫眼不花、耳不聾、牙不掉。 


人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在生死輪循環中轉,好像輪子一樣,把你輾得喘不過氣來。你做不得主,就被輪回驅使,在輪回中打轉轉。  


所以人不是為財死,財不過是保護色欲,人結果還是為色而死。被色迷了就有生死,不迷,就了生死。差別就在這一點。有人說:「人人都這樣。」那因為人人都胡塗,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生來?如何死去?幾千年來,人都在這生死中打轉,沒法出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和賭博沒有分別,這是生命的賭博。怎麼講呢?因你忽然明白了,忽然又胡塗了。明白的時候少,胡塗的時候多。若不信,你可研究研究。  


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先去少年後除老」,前面十五年即使再聰明、再有智慧,也不能做什麼事,十歲以前根本還是小娃娃,能做什麼?最後那十五年也不能做什麼,太老了。所以除掉了前十五年和後十五年,剩下的又「一半睡著了」,這四十年中,睡覺睡了二十年,又加上穿衣、吃飯、上廁所、跳舞、看電影等等,你還有多少時間剩下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來聽聽法。假如能聽明白一句,你的法身就活了,智能就增長了。  


各位想一想,爭名奪利有何意思?現代男女講愛情,同性戀也講愛情,要合法結婚,結果弄出「愛死病」來,愛就要死。「色」和「愛」這二字合起來,「愛色」就死。同性戀者說其道理:若把公鼠放在一起,久了也會成同性戀,互相洩欲。但你是人,為什麼要學低級的畜牲?  


我本不願講,但現在不得不揭穿「人為財死」的秘密,免得人迷頭迷腦。男的到時候要追求對象,女的到時候也要找對象;還沒有長成就要找對象。現在的教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性教育,這是教孩子快點死,是很顛倒的。我不怕人不高興,同性戀的人高不高興我不管。因你想愛死,我是苦口婆心救你,要你明白苦海無邊,否則你再也出不來了。


所以「人為財死」有語病,中國人不願揭穿講,明知不對但不講,掩耳盜鈴,以為塞住耳,鈴就不響了。我願意講人不願聽的話,若只講你愛聽的話,那就是谄媚。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還有幾句話講因果報應:


今生不籠鳥 來生不坐監
今生不釣魚 來生不討飯
今生不殺生 來生無災難
今生不偷盜 來生無搶案


你今生若不籠鳥,不把鳥裝到籠子裡,好像禮拜天有一個小孩子,帶來一只裝在籠子的小鳥,鳥吱吱叫,他就說那只小鳥有病了,要拿來佛堂叫牠病好。其實怎麼樣?你今生若不把鳥圈到籠子裡,來生就不會坐監獄。今生不釣魚,來生就不討飯,你看魚想吃東西,你就把牠釣上來了,所以釣魚的人來生多數都沒有飯吃,要討飯。今生不殺生,來生什麼災難也沒有。今生若不偷人家東西,來生沒有人搶你東西。為什麼他搶你東西?就因為你過去偷人東西,今生人家就拿回去,所以今生不偷盜,來生無搶案。


**


還有人說:「唉呀!被人打,是還債,這才沒有道理呢!我覺得我沒有打過人,有的人卻時時打我,有什麼證明這是債呢?」昨天晚間,我講因果循環報應,還沒有講完,所以今天再繼續說一說這道理。我今天已經把它寫到一張紙上,現在不知道還背得出來、背不出來。因為今天晚間又有新的人來,所以昨天晚間所講的再講一次,昨天晚間聽過的,又可以聽多一遍;聽多一遍,就可以認識多一點,知道多一點。


「今生不籠鳥,來生不坐監」,你想一想,你把鳥裝到籠子裡,令牠不自由,這個國家是自由的國家,你就叫畜生不自由,這也是不合乎國家的憲法。令畜生不自由,最低限度是違背這個國家的憲法。你違背憲法,把這只鳥關到籠子裡,好像關到監獄裡頭一樣,這鳥就在那兒念咒了,說:「果報、果報、果報。」那麼果報、果報,來生的果報就來了。那只鳥這麼念咒,說:「上帝,你說有果報,為什麼他把我放到籠子裡頭,這是怎麼一回事?」就到玉皇大帝那兒,也就是天主那兒,去左寫一張狀子、右寫一張,告狀去。寫多了,好啦!天主一看,這個人是不公道,「好啦!來生叫他也受這個果報啦!」就坐到監獄裡頭去了。所以說今生不籠鳥,來生不坐監,因為那鳥一天到晚念因果的報應經給上帝聽,上帝也就要判斷這個人來生去坐監獄。


我記得不是今生,但記得不知道多少生以前,我那時迷迷糊糊的,什麼道理也不懂,看人家去釣魚,我也去釣魚,很歡喜釣魚的。把魚線拋到水裡,魚一吃釣魚餌,水面就出現一個圈、一個圈……釣魚桿往上一挑,魚就釣上來了。你說怎麼樣啊?以後再來生,就做要飯的,自己沒有東西吃,拿著碗和人要飯去,所以說:「今生不釣魚,來生不討飯。」要飯,這是很苦的一件事,盡向人家討飯吃。所以我們信佛的人,少釣一點魚好。說:「那我少釣,一年釣一次,我是釣小魚,不釣大魚,這樣好不好啊?」小魚也是一條命,大魚也是一條命,你釣一次也是殺生,你釣多也是殺生,不過你釣得少,短的債少一點;釣得多,短的債多一點,你釣半斤,將來就要還八兩。


還有「今生不殺生」,你今生若不殺一切的生靈,什麼生命也不殺,等來生就沒有人殺你,也沒有一切的災難,不會被槍打死,也不會被火燒死,或被水淹死。前生沒有殺生,今生也沒有病痛,所以說「今生不殺生,來生無災難。」


今生若不偷盜,來生是怎麼樣來著?無搶案。搶案就是你打劫我,我打劫你,互相搶劫。你若不偷盜人家的東西,來生就沒有人搶你的東西。為什麼有人搶你的東西?就因為你前生偷盜來著。前生你偷盜,以為是不錯的,把人的錢給偷來了,今生人家再搶回去,所以這個因果循環報應是很不可思議的。


「今生不邪淫,來生不婚變」,什麼叫婚變?譬如離婚,或者結婚之後,有很多麻煩,這就是因為前生不守戒律,有邪淫的行為。有邪淫的行為,今生身體上還有一股狐臭的味道。凡是在前生不守戒律,今生他的狐臭味就很大的,無論怎麼用香水來擦,怎麼樣塗香粉,還是那麼臭,臭不可聞。所以本來男人都歡喜女人,一聞到這股臭味,就把男人都給熏跑了;本來女人也歡喜男人,男人有這個狐臭,這一股臭氣,就把女人也都熏跑了,所以沒有人愛你。你因為不持戒律,所以身上沒有香氣;你若持戒精嚴,身體就有一股香味,香光莊嚴。


你看以前在清朝有個香妃,大約是維吾爾民族,就是回族。她身上總是放香的,不要擦香水,不要用香皂,身上自然有一股香氣。那股香氣,比什麼都香。所以中國清朝那個胡塗皇帝,就歡喜這身上放香的女人,就去征服那個地方,把這個香女人搶回來,封她為香妃。以後,又有其它的女人妒忌她,因為皇帝有很多老婆,三宮六院,正宮娘娘妒忌她,就把她弄死,所以香妃也不香了。


「今生不邪淫」,今生你若很守規矩,不和其它的女人邪淫,不和其它的男人邪淫,來生你結婚也不會離婚。因為你不忠實,所以就離婚了;在前生不忠實,今生也搞得不愉快,有種種的特別因緣,就婚變了,這是邪淫的果報。


「今生不妄語,來生無欺騙」,今生你若不打妄語,來生就沒有人欺騙你。所以若有人欺騙自己,「喔!自己在前生打過妄語,所以才有人欺騙我。」劉梅生前幾天對我說:「恐怕菲律賓來的那四個人,不是真要來出家,只是借著這條路來,到這兒還不出家。」我說:「沒關系,我明明知道他欺騙我,我都相信他,因為我不願意欺騙人,我也相信人不欺騙我。」我還說:「我明明知道他欺騙我,也不想他是欺騙我,我不這麼想。」他說:「喔!這是好的。」這個世界,人人就是你防備我,我防備你;你怕我欺騙你,我怕你欺騙我。那麼他就是欺騙我,我也不想他是欺騙,這不是吃虧了嗎?吃虧就吃虧了,沒有關系的,要這樣。


「今生不醉酒,來生不狂亂」,雖然佛教五戒戒酒,你若為著治病,在特別的情形下喝得少少,不喝醉是可以的。那麼今生不喝酒,是指不醉酒,不是不喝酒,來生你就不會發癫狂、發神經。為什麼你來生發神經、精神不正常呢?就因為前生喝酒喝得太多了,那個麻醉藥,或者marijuana(大麻)、LSD(迷幻藥)也吃很多,所以今生那個狂性還未斷。因果循環就是這樣的,信不信由你!我是這麼說,你不信,我也說;信,我也說,不管你信不信,我都要說。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賺得的錢財,把它放在口袋裡,口袋有缺口,錢財漏了;一個蓄水池,它要是有了大的裂縫,水也就從縫隙中漏了。我們積聚的東西,把它放到破箱子或破籃子裡,也會漏了。


有的人修福積功德,犧牲奉獻,如果不懂得攝心守意,讓身口意有了缺漏,善行義舉也會隨著缺口漏了,殊為可惜。


有的人布施行善,但在布施的時候,心不甘情不願,讓受者的尊嚴受到傷害,對方不但不感謝你的施予,反而因為你的語言行為刻薄,因此懷恨在心,如此縱有善行,布施的功德也會漏了。布施不在乎物資施捨的多少,在於你的發心和真誠,《賢愚經》有這麼個故事:貧女難陀誠心供燈,光明特朗,勝於諸燈,承蒙佛為她授記,將來成佛的名號為燈光如來。真誠的布施就是供養,一分真誠得一分利益,十分真誠得十分利益。願我們用真誠供養來圓滿布施波羅蜜。


你幫人忙,協助別人做了多少好事,但是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脹,別人不服氣,反而對你指責議論,這就是你的功德有漏了。《道德經》中講“上善若水”,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所以我們為人處事,幫助他人,要像水那樣的柔和、清澈、隨緣,至高處流向低處的這種德性。也告訴我們為人處事不要為了一己的利益,要謙虛低頭,必能受人尊重。語雲:要成功,何妨低頭;要處世,必須忍耐。樹木花草都是向上生長,但是成熟的葵花,頭是低垂的;成熟的稻穗,也是低垂著頭。成熟的人生,往往懂得當低頭時就低頭。


有的人信仰宗教,受到信仰的熏陶,也懂得要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如此積聚很多的功德福報。如果在某一種情況之下,只要稍遇逆境,他就大發牢騷,心生怨恨,感到懊惱,或口不擇言、怨天尤人,故而他的義行福報就會漏了,甚至有的漏光了還無法彌補,真是不值。所以有許多人為什麼做好事,卻沒有好報呢?因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報功德自然也會漏了! 


所以我們為人處事要慎言、慎行、慎思惟。


第一、待人要慎言,謹防口業之過。口業是我們四眾弟子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平時,在家人也都是容易犯口業。你看在家人,沒事的時候總是喋喋不休說別人過失,不說心裡就不痛快,非得說。有時針對某事越說越厲害,造業太多。這也是我們修行中最大的一個漏洞。


惡語最傷人。一個傷他人,一個傷自己。特別是對方的事情,比如說有個人犯了一種過失,你想去說他,就你想說的這一念,就像人把斧子往空中扔,那斧子能砸到虛空嗎?能把虛空破掉嗎?破不掉。而最後這把斧子還得落下來,從哪扔出還落到哪地方去,還得砸你自己。這就是自作自受,多厲害的事情!


如果你這一天忍住了,不說什麼閒話,而且心裡能夠放得非常平靜,這就是功德。即使你心裡忍不住,口要能忍住,它也同樣有功德。忍住了以後,心裡暧洋洋的,久而久之,功德逐漸地攢滿。如果你就是有那麼一點好處,剛積攢那麼一點好,你說來說去的,慢慢地,就這點東西,也沒有了。這心裡一片空白,一片空虛。所以一般口業過惡都非常大。更何況說僧眾之過,那就更大了。因為僧是三寶的代表,那是我們的命根,是我們的家。就像人坐船似的,本來要渡過苦海,你硬拿刀在船上挖個窟窿,好玩啊!挖來挖去,你能過得了苦海嗎?一旦挖穿了,你會沉沒在大海裡。所以說,說僧眾過就這麼厲害。我們現在修行就好像在大海裡航行一樣,說僧眾過就等於在海裡航行的時候,把船鑿個窟窿。過去無始劫我們造的業,我們都堵不過來,更何況你又親自去鑿個洞呢?船哪能不沉沒在大海裡呢?你何時才能渡過這生死苦海呢?


一句話可以令人成功,一句話也可以讓人失敗;一句話可以救人,一句話可以害死人,甚至一句話可以造作天堂,一句話可以造作地獄。一句良言,如三冬暖爐;一句惡言,似六月寒冰。說話是一門學問,說話是一門藝術,說話一定要謙虛、感恩、贊歎、隨喜,方能福上加福。如果說話傷害到別人,縱有功德,福報也會漏了。


第二、做事要慎行,捨己為人,無怨無悔。只要真實利益眾生的事,我們就去做,眾生得不到真實利益的事,我們就不去做。我們所做每件事都要經過時空的考驗,才能對其善惡下定論。所以做事的人要有長遠心,更要有獨特的智慧。既已做了好事,就應該好好地把握,不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正如自己的物品,不懂得保養,反而加以踐踏,當然好的東西也就壞了。做事是要謹慎,但如果真的做錯了,知道就行了,不要一味地後悔,只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後再不犯同樣的過失就行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世間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雖做些有利於社會的事,但還是時常想到自己的利益,或者做了善事之後,再來後悔,福報功德就漏了。


第三、遇事要慎思,念念思惟善法。《地藏經》中雲:“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凡夫做不到像如來一樣如如不動,我們起心動念都在造作善惡業,何況我們的言行。又《佛說十善業道經》中雲:“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所以我們凡夫要多思善,少思惡,乃至於只思善,不思惡。既已給別人好因好緣,就要往好處去思想,如果幫助了別人,心中又生懊惱,如此即使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想好意,但是因為有漏,就如同鍋子漏了,碗盤漏了,口袋漏了,你怎麼能積聚福報功德呢?印祖開示中也告訴我們“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看別人的好處自然思惟別人的好處,永遠記住別人對你的好處,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就好比時時刻刻接受陽光的普照。其實有時候福報和功德的積聚就在我們一念之間,凡夫和聖人差別就在這一念之間。


有的人一面賺錢、一面浪費;一面種植、一面踐踏。有漏的世間,有漏的眾生,保不住功德因緣,世間的功德好事都被我們自己的身、口、意漏了,佛制定戒律就是要清淨我們的身、口、意三業。為什麼我們修行不上路,不是別人的事,是自己的事。我們沒有按照佛的教誡去做,沒有好好地持戒。我們淨業行人為什麼口念彌陀心散亂,也就是這句彌陀聖號的功德被我們自己的身、口、意漏了。所以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謹言慎行,攝身防意,千萬不要讓三業把我們的福報漏了,把我們辛辛苦苦積累的念佛功德漏了,這是非常重要的。


《無量壽經》雲:“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願我們淨業行人三業清淨,信願念佛,蓮登上品。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好,念一下,觀想我們的爸爸媽媽、所有的眾生大家都發菩提心,有一個生命的正確的方向了,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八遍),這個咒標准要背,因為我們受菩薩戒的人,看到一只動物也要跟它講「你要發菩提心,受三皈十戒」。


要發菩提心,所以各位你要經過廟看到土地公、看到王爺,都要念這個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就是我們一起發菩提心,但是土地公等一下打你一下「你叫我發菩提心你又沒發,你還在吃肉還叫我發心?」那就不圓滿了,所以我們要幫助別人要引導別人你自己要先做好。所以大家一起發菩提心,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所以這個咒叫「一切菩薩成佛咒」,太重要了----發菩提心咒,所以最高的回向就是:大家「世世常行菩薩道」就是要發菩提心,這個最重要了!


像各位每次都來放生會不會累啊!你要說「會,但是不會退轉」,冷啊、難過啊,生病啊,但是不能退轉,有時候人家會退轉,因為你放了人家還罵你,‘你們這些人怪怪的,錢不會拿去別的地方用,’甚至各種批判,連老師傅都罵你‘你干嘛放生呢?’但是各位不能退轉,因為這是佛講的,受了菩薩戒要方便救贖所有生命,那只雞、鴨都是我的爸爸媽媽,所以每次他們在講我都說:"喂,等一下再講,那只魚是我爸爸我不能救嗎?那只雞是我媽媽我為什麼不能救?你講了一百個理由都不是理由,就是因為你沒悲心,你放生一萬只有二只死掉,那很正常,但是那二只死掉至少也生天了,其他還活著,那你阻擋人家放生,你等於叫他們大家都去死、都在痛苦,你毫無理由講這種話,沒有一個理由講這種話,所以雖然事情有不圓滿,本來世間就不圓滿,但是我們隨喜,但是我們希望做的更好,而不是反對,這個不是佛教徒了,所以大家要生起一個大悲心。


當我們被知識卡住頭腦的時候,就忘了慈悲心,那是最可怕的事情。一個人就要被殺了,你還在討論「不要理他啦!」,他就已經流血快死了,大家還在開會「到底要怎麼辦?」,那他就已經死了,所以要先救再講,佛教要培養我們這樣的心,祖師大德甘願割肉也要救那只雞、鴨對不對?釋迦牟尼佛甘願身體被吃,也要救那只虎,所以有人在討論「虎能不能放?」,「不行,那放了會咬死人」,我說:「釋迦牟尼佛曾救過老虎」,釋迦牟尼佛想的是當下的慈悲,而不會討論那種很怎麼的問題,所以一只鴿子要被殺,國王寧可把全部的肉都割下來要救那只鴿子,這沒有討論的余地,難道我們的母親要被殺,我們兄弟來開會看要不要救?沒有那個道理的。為什麼這樣?知識分子卡住了他的頭腦,悲心不見了,所以為了要培養悲心: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嗡 嘛呢 呗美 吽!各位要常念: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嗡 嘛呢 呗美 吽!不能被他們轉掉;報紙稍微攻擊一下就不敢來放生,這個不對,這個是佛在做的事情,眾生要做的事,慈悲就是供養佛,每一個眾生都是佛陀的孩子,每一個眾生都是眾生的父母,救父母先救在說,所以我想,我們行菩薩道,就是要有這種救火隊的精神----先救火,先停止痛苦,所以我想這是佛為什麼第一個制定「不殺生」?「不殺生」不要任何生命痛苦,進一步要我們吃素、放生,進一步要真正的解救生命,告訴他們佛法,究竟離苦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所以常常要念這個咒,因為很多人沒有念,他的悲心退轉了,菩提心退轉了,就開始變成一種理論性的東西,就不圓滿了。 


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咒語,所以佛要我們天天要念:唵 菩提吉打 母得巴 達雅彌!當願眾生發菩提心,成佛度眾生,那你不念這個,然後你的心裡面就變成剛才講的「枯燥乏味」,變成理論性的宗教,而不是一種真心的、內心的、悲心的宗教,這樣就失去了意義了。所以大家,為了這個,大家再念幾遍,當願所有眾生真正感受到對方的苦,這一種感受這個叫空性、自然的慈悲,母親對待孩子不用書教,不用在那讀書,母親對待孩子本來就是要讓他快樂、要救他,那個不用讀佛學院,所以佛教修行要達到這樣,要自自然然的慈悲,然後有自自然然的慈悲,大家再來讀佛經就好一點,讀佛經就成一種利益眾生的方法,而不是一種「我喜歡」,「我喜歡」打坐、「我喜歡」念佛、「我喜歡」持咒、不喜歡別人跟我不一樣的,這樣的心裡就不圓滿了,所以願大家心裡要開花----聞菩提花。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生有多種:有服務的人生,有自私的人生;有智能的人生,有愚癡的人生;有快樂的人生,有煩惱的人生。有的人的一生,只想到飲食男女,好象馬牛一樣,水草之外,別無所求;有的人的一生,貪得無厭,得隴望蜀,做欲望的奴隸。真正想要獲得自由自在之解脫人生的人,實在為數不多!

  你看!世界上有的人為了錢財而不能自在;有的人為了感情而不能自在;有的人為了思想見解而不能自在;有的人為了功名富貴而不能自在。

  人生的左右,經常吹著八種境界之風,此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誰不為此八風所動,誰不為此八風所苦。我們隨著此八風境界所轉所動,想要自在,實在難矣!

  吾人想要獲得自在的人生,就要懂得“人我互調”、“以人為我”,如此很多事情就能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自在的人生。

  我們要能逆向思考,凡事不要求對方,先想想自己;要以責人之心責己,用恕己之心恕人,當能獲得自在的人生。懂得平等互惠,懂得包容體諒,自在的人生就可以在當下實現了。

  例如,金錢被人倒閉了,就想:這可能是我前世有欠於他,今生還他算了。如此觀照,當然就能自在。

  愛人離我而去,心不甘、情不願;但是你如果能回頭一想:我愛他,就應該尊重他的自由;想到他的自由,自己怎能不自在呢?

  名位失去了,不必感到痛苦!無官一身輕,不是一樣可以逍遙,怎會不自在呢?給人毀謗了,不必想到難堪!你想到這是替我消災,不但不去計較,反而應該感謝他,你怎能不自在呢?

  人生就如一座工廠,就看你工廠裡出產的產品如何?如果你生產的產品是明理、覺悟、利他、奉獻,你的工廠的名譽就會好,而你的人生又怎能不自在呢?

  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不是他人賞賜;自在是自我的事情,自我的當下轉識成智、轉我為人、轉苦為樂、轉迷為悟,當然就可以轉束縛的人生為自在的人生了!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捨離五欲對世間人來講,是很難的一樁事情,為什麼?世間人在六道裡面輪回的時間太久,貪戀五欲的習氣太深。


我們中國人常講,人死了就作鬼。明明有六道輪回,為什麼人死了就作鬼?餓鬼道的業因是愛欲,你想想,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不起貪心的能有幾個?如果不能把愛欲捨棄,他就肯定到餓鬼道。


如果在這一生中,自私自利的心太深,損害別人的心太重,將來他就墮地獄。


愛欲決定不是好事情,如果你真的覺悟,真的想不再搞六道輪回,愛要淡化,欲要放下。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輕易地去批評別人



 


一位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並用最快的速度換上手術服。當他朝手術室走來時,焦急萬分的男孩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的生命正處在危險中嗎?你難道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嗎?”


醫生淡然地笑著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但我一接到電話就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了。現在,我希望您能冷靜一下。這樣我也好去做我的工作。”


“冷靜?如果手術室裡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如果現在你兒子死了,你會怎樣?”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醫生又淡然地笑了,“醫生不能延長生命,我們只是盡力而為,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當人漠不關心時才會給出如此輕巧的建議。”男孩的父親嘀咕道。


幾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醫生高興地走出來,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


然而,還沒有等到男孩的父親答話,他便匆匆離去了,並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他怎麼如此傲慢?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這幾分鐘的時間他都等不了嗎?”父親對護士忿忿不平地說道。


護士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他的兒子昨天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死了。當我們叫他來為你兒子做手術的時候,他正在去墓地的路上。現在,他救活了你兒子,要趕去完成他兒子的葬禮。”


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波折與離奇,站在自我立場上的你可能並不知曉,你所看見的只是表象而已。因此,你不能輕易地批評他人的行為。


因此我很想說,不要輕易的批評別人,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去知道他人的內心潛伏著怎樣的憂傷?他脆弱的心靈,正在承受著怎樣煎熬?也許他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樣子,或者,甚至是桀骜不馴——那只是他沒有勇氣,也沒有智慧能夠看到自己!


如果我們不能包容他們,我們豈非和他們一樣,整日顛倒地,在評價和批評這個世界,在打擊別人、提高自己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快樂!


一個真正的有修養的人,不需要這樣的快樂,只需要與本性合一的快樂!


從本性上說,我們原本與眾生,同源通體,我們批評他人,豈非是在譴責自己?我們譴責自己,又怎能和自己合一? 不要輕易的揭露別人的弱點,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智慧,知道他的弱點是怎樣形成的,也不一定有智慧,去幫助他們改變弱點。


輕易的揭露別人的缺點,而不去治療,就好像在玩弄對方的情緒那樣。一個真正的有文化修養的人,不應該是這樣的心態,有這樣心態的人,只是不圓滿的顛倒妄想的凡夫而已。當然,也許他對你的治療絲毫不能接受,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頭腦,他不能在他的頭腦裡,理解你想要幫助他的方式。這時,你要去原諒他。


太喜歡揭露別人,可能是因為“自我”在內心深處,感受不到別人經歷的苦楚。這正如井底之蛙的故事,站在井外的青蛙,強行的對井底的青蛙指出外面的世界,這只是一種沒有智慧的方式。


一個真正的有文化修養的人,能夠用“包容心”去成就別人,其實是在成就他自己。一個從“現象”中,就能得知自己怎麼解脫的人,才是真正的懂得自我修養者。


想想我們,經歷的心路歷程的苦,才能知道他人的苦。


想想我們,改造自己的困難,才能知道他人,無法改造自己習氣的困難。


想想我們,是怎樣從困難中進步的,才能知道別人是怎樣從困難中進步的。


一個真正的懂得自我修養者,當知“語之用與害”。


用心經歷他人的痛苦,正如經歷自己的痛苦那樣。只有經歷最多的人,才知道在每個情緒的狀態裡,應該給予對方什麼,才能幫助對方迅速地成長。


有些人太過於傲慢,太相信自己理解的事物,這樣的人確實不該鼓勵他。但如果,你認為用批評和揭露的手段,可以使得對方進步,那除非你們是“師徒”關系,或者你可能要做好犧牲兩者關系的准備。因為這種激烈的溝通方式,往往會換來對方的反擊,讓你的“正確的批評和揭露”的效果大打折扣。


願我們能從鼓勵的語言中,找出幫助他人進步的捷徑。


願我們能開拓自己的心胸,接納別人的缺點,正如別人也在接納我們一樣。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