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在交光大師小注中說:『以戒為定慧道場前方便說故。』『道場』這個名詞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事相上的,如寺院禪堂等。楞嚴經所指的是以心地為道場,如佛所說『直心是道場』。你的心與所修法門相應是道場,道場均以清淨戒律為最初方便。佛提示阿難,為什麼以攝心為戒,開示了四條。這四重戒是大小乘四眾弟子共同修習的根本戒律,而四重戒在一般戒經中,其排列的順序為殺盜淫妄。淫戒原排在第三,而現在把它放在第一,顯示在這一章中淫戒之重要性。如果真心想超出三界了生死,這一條淫戒應列為第一,若不想出三界,以不殺生最重要,因慈心不殺可得健康長壽的果報。想修行證果,超凡入聖,第一個大障礙就是淫欲。小注裏說明:『淫殺盜妄,罪之最重,非但不動身口,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方為不犯。』這是大乘戒與小乘戒不同之處,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大乘戒動念頭就算犯,所以大乘戒重在攝根。小注又說:『諸經戒殺居首,謂設化以慈悲為先,此經淫戒居首,為真修以離欲為本。』要想真正在這一生得到成就,必須以斷淫為根本。這一條如果作不到,所希求的目標就難達到。我們自無始以來,均在生死輪回,就是被這一條害苦了。佛家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必須要覺悟。關於戒淫一事,世間人不願意聽,也不愛聽。倘若他還沒有出離之心,對於這種事還有貪念,縱使他一天念十萬聲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念佛人多,往生人少,問題就在這裏。



十方一切諸佛世界都有六道,因眾生有愛欲之心。愛愈重墮落愈深。純情無想墮地獄,九分情一分想墮餓鬼,八分情二分想墮畜生,六分情四分想在阿修羅道,情想各半在人道,四分情六分想在天道,一分情九分想在菩薩道。楞嚴經第八卷中間關於情想之分,說的很詳細,各位可以參考。六道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斷了淫欲即不會在六道投生。經中說四果羅漢斷了淫心,永遠脫離三界,他如果再來世間乃是為了度生,乘願再來,我們是被業力牽著而來。



佛說『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塵勞有污染勞累之義,指此娑婆世界眾生勞碌奔波而言。修念佛三昧的目的是想超越三界,而淫心若是不除掉,就得不到清淨心。淫心是一切污染之根源,此是真正的關鍵。有人讀到此段經文怕了,原來恩愛的夫妻,難舍難離。我就告訴她,你的愛是假的,能愛幾年。死了各自分飛,愛誰去呢?若夫婦二人同修念佛法門,都能瞭解事實真相,將來同生淨土,豈不更好。若夫婦二人,一個信佛,一個不信。信佛更應放下一切,專心念佛求生,將來到了西方,得到三明六通,天眼洞視,天耳徹聽,就知道你的配偶落在何道,然後倒駕慈航,再回娑婆,搭救他以及其他親人眷屬,這才真正愛他們。



佛在經中說的很清楚,戒律是清淨心,必要把心除掉。有人說,恩愛夫妻離不開,淫欲斷不了,怎麼辦?在事上不妨,不能有心。你現在有事又有心,所以有嚴重的污染。有事沒有心,很難作到,難也要作到,覺悟就作到了。只要瞭解事實真相,就容易作到,這個世界是幻化不是實在的,知道人將來都要死的,將來有多久,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佛說人命呼吸間,真正瞭解這個事實才算覺悟。佛是針對真正覺悟的人講的,真精進的人所把握的就是此時此刻的光陰。



經文說:『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楞嚴經主要的論題是禪定,所謂『楞嚴大定』。淨宗念佛法門講一心不亂也是修禪定。禪定不達到明心見性出不了三界。由禪定而能達到明心見性很難,得禪定的人只能生四禪天四空天,未出三界,天福享盡,仍然墮入輪回。修行人比一般社會人士的心要清淨些,有一分清淨就有一分智慧。講經說法,天花亂墜,如不斷淫,不能修成正果。本來想成佛,佛沒有修成,反而變成魔,而他們還自以為得無上道,結果犯大妄語,墮落三途,實在可惜。


(摘自:淨空法師講述《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皈依三寶已經五個年頭了,也只限於聽佛樂,念幾聲佛號,在佛前上柱清香,偶爾也會打打坐,更深的參悟是沒有的。



  讓我發生巨大的轉變是2005年底圓通法師對我們大家的開示:「邪淫是非常可怕的,破壞家庭、擾亂社會治安、擾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丈夫和妻子是正淫。除丈夫或妻子之外的人,叫邪淫。我們堅決杜絕邪淫現象,就是夫妻之間的正淫,也要儘量減少。



  邪淫主要出自於意淫,淫念出自於貪。貪愛外境,貪愛身體淫欲帶來的感受;貪而不得,就會產生嗔恨,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貪淫過度,就會導致心神散亂,擾人心智,變得愚癡暗鈍。所以必須戒除淫欲。



  有很多意淫的人,眼裏看的是一些黃色書籍、光盤、圖片,口裏講的也都是淫亂之事,心裏想的也是一些淫亂之事,導致早晨起床後頭昏意散、身心疲憊、形容憔悴。更有甚者,因意淫導致手淫,但每出精液,均消耗自身真氣、損傷氣脈。久而久之,必定犯手腳冰涼、心力體力衰弱、影響生育乃至於大小疾病叢生。運氣也會隨之變差。所以一定要戒除身口意三方面的邪淫。



  戒除邪淫最好的辦法是正確認識到邪淫的危害,發願徹底戒除,並懺悔以往所犯的淫邪之事。眼不見那些黃色書籍、光盤、圖片,多看佛菩薩形象,讀經念佛禮敬三寶;不聽從宣揚邪淫對身體無害,性解放等的思想及言論,而要口中宣說邪淫對自身對他人的害處,勸人戒除邪淫,改變自己的命運。



  要愛護自己的身體,有充足的精力、靈敏的思維,要好好把握好為他人服務。我們為他人服務,說到底也是為自己服務。我們做任何有利於他人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會反饋給我們,都會有利於我們,雖然我們做好事不是為了我們自己,但在你做利於他人的事同時,你想不利於自己都難,自然會有利於我們。……」



  法師還講了一些戒淫的道理,只是我資質愚鈍,不能準確無誤的記錄法師所講的精要。然而對我觸動最大的是手淫帶給人的危害。以往認為自己就這點毛病(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又沒妨礙別人),應不屬邪淫範圍,也沒有改正這一點。而且有媒體說80%的人有手淫現象。對照這些年的經歷,身體真的變差,頭髮也過早的白了,每天起來還會有腰膝酸軟的感覺,做事也畏首畏腳的,一直是一事無成。



  聽了這些開示,猶如晴天霹靂,當頭棒喝,我不寒而慄,當下就感覺清醒了很多,我發誓一定改正這個手淫的毛病,並且從今以後遠離邪淫,斷除一切惡因緣。深深懺悔這些塵障了多年的惡習,請諸佛菩薩作證,以後永不邪淫。



  佛法所說的「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從那天開始,我就開始用戒淫這盞燈,照亮我的生活。我真正徹底做到了清心寡欲,守護住了自己的清淨心,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開始從點滴做起,一點一點積累資本,現在開始已經有了自己的私家車,還買了套兩居室的房子。身體也健康得很,而且氣力倍增,曾經扛過兩個醉酒的人,都是七八個人抬不動的,我扛到肩上,獨自把他們送回家,驚得那七八個人啞口無言,瞪大眼睛看我。



  以往只是在朋友圈講戒除邪淫的好處,勸人戒淫會改變命運,最近常想寫些這樣的東西,但又覺得畢竟是敏感話題,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寫出來,因為我戒淫得到了真實利益,希望還在身陷淫欲之中的人趕快戒除邪淫,獲得身心的健康和自在。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由於迅速轉型而隱藏了種種危機,總括來說有以下三點:



一、競爭激烈,缺乏安全感工商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缺少守望相助的精神,卻有你爭我奪的敵對意識,因此人際間普遍存在著極度不安全感。所謂「商場如戰場,同行是冤家」,競爭似乎是免不了的,然而社會之所以進步,文明能不斷的創新,多半是因為人和天爭、人和人競爭的結果,所以商場上講求競爭,似乎也不是壞事,只不過如果拿捏得不恰當,就會變成自相殘殺。



二、功利主義,人際疏離現代社會是一個功利主義的社會。所謂功利主義,就是人們所做的一切都以得到利益、成功為目標。為了獲得利益,為了追求成功不擇手段,因而使得人與人之間彼此相互猜疑、衝突,缺少唇齒相依的一體感。由於猜疑而產生矛盾,由於矛盾而產生衝突,由於衝突而產生疏離感,甚至反目成仇。



三、自私心重,道德淪喪現代社會也是物質昌明的社會,大家為了追求物質的擁有,彼此你爭我奪、自私自利,想盡辦法排擠他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蹦、越來越冷漠,缺少人溺己溺的道德觀,同情心、同理心蕩然無存。



先從觀念上改善針對這三種趨勢,如果不徹底從觀念上著手開始改善,社會問題將層出不窮,永無寧日。近年來,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連連不斷,凡有識之士都非常關心,亟思解決改善之道。站在一個宗教徒的立場,所能做的除了信仰上的祈願,還應該幫助人們在觀念上做適當的調整。



以佛教來說,誦經禮拜、舉辦法會,當然是有用的,連僅僅一句「我為你祝福」,都能夠產生祝福的功能,何況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祈福。但如果心態不正確,錯誤的觀念不轉變,僅僅只是參加祈福的法會,當下覺得有佛菩薩的護佑,有一點安全感和安慰感,一時間內會覺得內心平靜,但這種感覺恐怕不能維持太久。最究竟的方法還是要從觀念的修正做起,調整偏差的想法,改善錯誤的行為,努力為自己、為他人修福修慧,如此從內心發揮出祝福的誠意,我們的社會、家庭才會得到真正的平安。



<大悲咒>的大悲法門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就是觀世音菩薩自己修行、得道的方法。<大悲咒>彙集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有一切修持的功德,所以持誦 <大悲咒>就等於獲得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修一切功德力的加持,這力量非常大。不過,觀世音菩薩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告訴我們,誦持<大悲咒>應該先要對眾生起慈悲心。因此要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濟,除了仰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給我們平安、給我們力量,更要學觀世音菩薩,先發起無上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希望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而成就所有一切功德,這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



「無緣」是指沒有一定的對象,因為沒有特定的對象,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濟永遠在、處處在;沒有特定要度的眾生,卻時時都在度眾生,平等不分親疏。「同體」,是指所有的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互不相干、毫無關係的;中國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思想,就是同體的大悲心。



一人持誦<大悲咒>的功德很大,共修持誦<大悲咒>的功德更大,因為人與人之間是生息相通的,所以共修時能夠得到所有修行者的功德累積。修行的功德既然是共享的,做壞事的結果自然也要共同分擔。所以不要認為只要壞人都下地獄,社會就不會這麼亂了;反而應該反省到這些兒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到責任,沒有把正確的觀念,推廣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心裏。



為了善盡生命共同體一分子的責任,我們應更進一步將祈福的觀念和行為具體落實在生活中;祈福的方法有四種:



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知道自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能知福,則更應該說「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尤其現今的臺灣社會豐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別人有的,也不管對方是如何努力獲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擁有,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知足。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他是世界上最窮的人,因為他是「無殼蝸牛」,他忿忿不平的說:「這個社會很不公平,我努力了一輩子,到頭來連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都沒有。」我則告訴他:「有房子也是一種負擔、累贅。」有房子的人,就要照顧房子,每天為房子花很多心思,尤其那些擁有很多房子的人,一下子這間房子要整修,一下子那幢房子要裝潢,每天為了房子忙來忙去,如果住不了那麼多房子,還得想辦法租給別人住;我勸他:「沒有房子,反倒可以快快樂樂的,想到哪就到哪,所以沒有殼的蝸牛,也是不錯的。」以出家人來說,「出家無家,處處為家」,沒有自己的家,所以處處都是家,何其輕鬆,何其自在。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我們除了擁有呼吸外,還擁有很多東西,包括生命、財物等,而且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人緣,也是我們所擁有的。有的人雖然事業並不輝煌騰達,也沒有什麼錢財,但是他的人品高尚,待人和善,他也算是一個富有的人;因為人格的財產比有形物質的財產,更有用、更珍貴。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進一步還要飲水思源、感恩圖報,這就是惜福。法鼓山所推動的惜福運動,就是請大家把不再需要用,但還可以用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不要讓它們變成垃圾;同時還勸導大家過簡樸節約的生活,少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很多人都是因為精神空虛、心理寂寞,所以不斷買東西,這是很愚蠢的;不充實內在心靈,房子裏堆滿了買來而無用的東西,頭腦裏卻空洞得缺乏思想,精神沒有得到提升,內心一樣是寂寞、空虛的。



種福——成就自己,廣種福田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社會、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都是我們的福田。有的人非常吝嗇,空偶知識、學問,卻不肯傳授給人,捨不得與人分享;自己的財產,不願意拿來利益社會、回饋社會,這種自私的人是最貧窮的人,就算他富甲天下,也是窮光蛋一個,因為他不懂得種福田。這就好象一個人擁有許多種子,但是他不懂得耕種,將種子種在沙漠裏,不但不會發芽,反而讓原本可以吃的種子變成了廢物。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了要種福,必需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長;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大多數人都喜歡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兒女孝順,就享兒女福;太太賢慧,享太太福;丈夫可*,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瓜,但是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限的,所以享福的人不是真正有福的人,廣種福田、歡喜培福的人,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種到田裏邊,它就可以培養出更多、更多的福來。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眾生,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不斷的培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



以大眾為造福的良田如能實踐「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並且為別人祝福,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法鼓山目前正在努力提升人品,把淨土建立在人間,做的就是造福的工作。但願大家永遠都是有福的人。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別樵居士



吳澤雲先生曰。人自賦氣成形而後。最重者莫如生命。然未能養生。安知保命。既知保命。即能養生。此不易之理也。乃近世人心不古。風俗澆漓其最足戕賊人之生命者。要惟色為巨。色猶刃也。蹈之則傷色猶鴆也飲之則斃雖男女居室。為人倫所不廢。苟不知發情止義。其中亦有殺身之虞而人顧甘之如飴。漫無節制者。何哉。蓋由道德之心先亡。而邪淫之念遂因緣而起。當其年少氣盛。留戀狎邪。嘗以有用之精神。消磨於婦人女子之手。而不之惜。甚至鑽穴踰牆視為韻事宿娼挾妓自詡風流。其或對妻孥而誨淫。向閨房而謔笑因斯門風敗壞倫紀喪亡。中冓新台。貽羞內外。然彼猶以為樂而不以為苦焉迨至陷溺已深。精枯髓竭。志氣因之墮落。耳目因之?聾。形骸因之瘠尪。人格因之卑下。而一切虛弱癱瘓之病。又複乘隙而叢生以致一身無窮之事業。絕大之希望。均消歸於何有卒之命殞中年。名登鬼籙。且或死不得所。而害及子孫者。要皆未節色欲之過也其真以生命為兒戲哉。



人於錢財。錙銖計較。百計營求量入為出。猶恐不繼有浪用不節者。指為敗子。夫財乃外至之物。猶珍重若此。若精液之可貴。非特錢財也。淫欲之所傷。非特錙銖也。財盡則窮。精盡則死。而乃恣意縱欲。毫不知惜。一旦精竭髓枯。水幹火熾。醫藥罔效。悔之晚矣。蘇公有雲。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人之一身。神以禦氣。氣以化精。精神充實。百骸強壯。足以有為。若淫欲無度。則精竭氣耗。神不守舍。疾病夭亡。職此之由。可不慎歟。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夫毀傷雲者。豈戕手折足之謂哉有如嘉樹初生。發榮滋長之際。必戒勿翦伐。朝培夕護。然後可冀其成陰。人當成童婉孌之日。筋力未充。血氣未定。而先喪真元。以致形體枯羸。菁華銷鑠。百病叢生。父母相對驚惶。束手無措。此姑無論陰騭所關。減齡削算。即奈何以自作之孽。貽二親以無涯之隱痛。古之人一頃步不敢忘父母。以其遺體行殆。況玷其清白乎。其為不孝。孰大於是。



少年新婚之日。靜好正長。而不為之節。往往種死根而促其茂齡。此甚無謂也。昔有一士。婚後赴試。覺孤枕為苦。未畢遽歸。一日走百余裏。二鼓抵家。其父忽怒曰。是必在郡生事。懼禍逃歸者也。命縛而置諸空倉。疾呼覓杖。曰。明日當痛笞之。明日。父徐起釋之。亦弗問也。其子初歸。興甚濃。突遭斥辱。惴惴終夕。既釋。終莫喻父意。時有一友與之偕歸。翌日死矣。蓋以百里行房而精脫也。始悟父縛之之故。古稱事親者。視於無形。聽於無聲。抑知父母之愛子。乃真有視聽於形聲之外者乎。噫。家室猶然。而況履蹈危機。風露侵逼於外。驚恐交戰於中。更有什伯於是者。人子知此。而體親之心以為心。則思過半矣。



傷生之事不一。好色者必死。此非遊移莫決之辭。乃的確不易之理。凡外感之症。從不斃命。其斃命而死者。無不由於內傷。牆屋之傾也。不傾於風雨。而傾於基潰。國家之亡也。不亡於外患。而亡於內亂。人身之死也。不死於感冒。而死於髒傷。蓋人全恃氣血。縱欲耗精。即傷氣血。傷氣甚者。多死於秋冬之感。蓋秋冬以斂藏為令。氣傷而無可斂藏。所以死也。傷血甚者。多死於春夏之感。蓋春夏以透發為令。血傷而無可透發。所以死也。人但知失血癆瘵。為因色亡身之明症。而不知外感之死。全由色欲內傷。殊可歎也。即如二三十歲時。正在強壯。果能色欲撙節。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僵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暈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證。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



盧真人曰。世人動輒言命。甚至縱欲至死。亦指為命。此大謬事。所謂命者。舉凡人力難為。如機緣湊合等事。是有鬼神鑒臨主之。天定勝人是也。凡自力可以作主者。如定心志。節嗜欲。固精髓。調氣血。全在自身謹慎持之。則不得謂之命。人定勝天是也。如專以天命而言。不複謹修人事。則以刀刎頸。亦可不殺乎。鬼卒尚未來勾。自己先投到。深可歎也。



又曰。多欲傷生。斷非藥餌能補。好色者恃藥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藥石亦無從補救。古雲。服藥百顆。不如一宵獨臥。慎無恃藥可補身。而不謹慎於色欲也。



欲火焚燒。精神易竭。遂至窒其聰明。短其思慮。有用之人。不數年而廢為無用。皆色念欲火傷身之病也。蓋不必常近女色。只此獨居時。展轉一念。遂足喪其生而有餘。故孫真人(名思邈唐時醫後登仙籍)曰。莫教引動虛陽發。精竭容枯百病侵。此真萬金良藥之言也。 凡溺愛冶容而作色荒。謂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冶容。或成宵寐之變。謂之內生之欲。二者糾纏染著。皆耗元精。增疾病。傷性命。必成不治之症。急須趕緊先將心內色念。斷除淨盡。再將身體保養。不令走泄。則腎水不至下涸。相火不至上炎。水火既交。自漸愈耳。故曰欲海無邊。回頭是岸。全在自心把握也。



總之。淫孽最大。不止邪緣。則妻妾色欲稍過。或獨居未起時。忽心想色欲。亦謂之淫。皆足致疾害身。不可不戒。董江都曰。天地不致盛滿。不交陰陽。是以君子甚愛精氣。而謹遊於房。道書有曰。人生欲念不興。則精氣舒布五臟。榮衛百脈。及欲念一起。欲火熾燃。翕撮五臟。精髓流溢。從命門宣洩而出。即尚未泄出。而欲心既動。如以烈火燒鍋。鍋內之水立見消竭。未幾。則水幹而鍋炸矣。此色念尤足傷身之實據也。吾願世人自病自療。惟在正其源而治其本可也。



問正源治本。如之何。答曰。人能於欲心方起時。趕緊用正念以照之。謂我何至忽動欲心。以致耗吾精。傷吾身也。一有正念。而色念即消。此為上等治法。其次則趕緊背誦經文。以正其心。另慮別事。以分其心。亦可除卻色念。始雖勉強。久則自然。若欲心不能除。以致欲火時動。此如賊已入家。尤須速為堵禦。急急驅賊出門。方能安靜。趕緊披衣端坐。儼然如對神明。若有鬼神在旁臨鑒。令自心有所畏懼。自能遏滅矣。此系至要之事。生死關頭。不可忽視。



夫婦。正也。然貴有節。不節必病。少年尤須謹慎。大抵疾病皆因年少時不能節欲而起。年輕興高力旺。自謂不甚要緊。色欲過度。遂至氣血虧。精神弱。神昏力倦。易於感受風寒。漸釀大病。甚至夭亡。是向來以為不要緊而取樂者。即因以伏病根。種禍胎。而自取困苦也。前輩每遇子孫知識開時。必諄諄以此戒之。



色是少年第一關。此關打不過。任他高才絕學。都不得力。蓋萬事以身為本。血肉之軀。所以能長有者。曰精曰氣曰血。血為陰。氣為陽。陰陽之所凝結為精。精含乎骨髓。上通髓海。下貫尾閭。人身之至寶也。故天一之水不竭。則耳目聰明。肢體強健。如水之潤物。而百物皆毓。又如油之養燈。油不竭。則燈不滅。故先儒以心腎相交為既濟。蓋心。君火也。火性炎上。常乘血氣之未定。熾為淫思。君火一動。則肝木之相火皆動。腎水遭鑠。泄於外而竭於內矣。男子十六而精通。古者必三十而後娶。蓋以堅其筋骨。保其元氣。近世子弟。婚期過早。筋骨未堅。元神耗散。甚至非法之淫。損傷尤劇。是未娶而先撥其根本。既婚而益伐其萌孽。不數年而精血消亡。奄奄不振。雖具人形。旋登鬼錄。此固子弟之不才。亦由父兄之失教。今為立三大則。一曰勤職業以勞其心。二曰別男女以杜其漸。三曰慎交遊以絕其誘。誠如此。則內外交修。德業日進。而父兄之道盡矣。



迪吉錄雲。士子讀書作文辛苦。更當節欲。蓋勞心而不節欲。則火動。火動。則腎水耗散。水不能制火。而火愈熾。則肺金受傷。金又不能生水。相克而傳變為癆瘵。必至夭亡。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標,才能定宗旨,才能按部就班的實現理想。



  但是,人也有妄想,甚至於幻想;因為不自量力,希圖達不到的目標,這就是妄想。甚至不可能成為事實,沒有一點可能的「因緣」,只是虛無飄渺的幻想,當然不能成功。



  有些人幻想「百日升天」,有的人幻想「不勞而獲」,有的人幻想「點石成金」,甚至於有的修行人幻想「當生成就」。這許多幻想,都不可能成為事實,除非天方夜譚裏的「一日國王」,否則那裏可能有所成就。



  亞曆山大帝想要統一世界;當他日夜行軍,終於走到海邊,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場不可能實現的妄想。秦始皇兼吞六國,統一天下;他妄想長生不老,遣使海外求藥,又自稱始皇帝,幻想子孫能夠二世、三世,代代綿延不盡。其實,與「世事無常」的真理不相吻合的事,終究只是幻想、妄求而已矣!



  世間人,自己不努力,不想辛苦工作,只希望明天就能發財,這就是幻想;自己不培養因緣,不先作好準備,就希望眼前出現一棟大樓,這都是幻想。我們鼓勵人要有理想,但不可妄想,更不能幻想。



  幻想不吃飯,就可當飽;幻想不讀書,就能聰明;幻想不工作,就會發財;幻想不結緣,就能成功。這些「幻想」的事情,終究不可能有「實現」的一天。



  好幻想、不重實際,這尤其是現代青少年的通病;現在的青少年往往異想天開,每天只知幻想:「我將來要如何富貴」、「我將來要如何榮華」?然而仔細想想看,一個不播撒富貴榮華種子的人,他怎麼能夠獲得富貴榮華的結果呢?



  世間上,凡一切事情的成就,切實的行動占十分之八、九,故「想」不能把事情做好,必須腳踏實地才能將事情圓滿,否則「南柯一夢」、「黃梁夢」醒,也只有徒增人生的悲涼與傷感罷了!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佛弟子看到不如法的事,譬如有人假冒出家人騙錢,是否要報警?應如何智慧的解決這個事情?



淨空法師答:不如法的事情在現在社會太多了,不勝枚舉。如果你要都管這個事情就管不了,又何況業因果報,各人造業,各人承當。他在騙人,我們去報警,我們也造業了。像這些事情知道了,有些場合可以提一提,像講經這個道場可以提一提,大家知道。自己怎麼樣是如法?自己看到了,念佛。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給這些造業的人,希望他能覺悟、希望他能回頭。多講一些因果的事例。騙錢,他能夠騙到還是他命裏有的;命裏沒有,不但騙不到,搶都搶不到。命裏有,何必用這種手段取得?這是錯誤的。真正瞭解因果的道理與事實真相,絕對不幹這個事情。佛陀教導我們,你想得財富,要修財佈施,愈施愈多;你要想聰明智慧,你就修法佈施;你要健康長壽,你就修無畏佈施。修這三個因,必定得三個果報,這講得多清楚、多明白。像佛陀這樣好的教誨,簡單明瞭,實在講我們也可以做成精美的小卡片,碰到這些人送他一張,很好。你不是想發財嗎?生財有大道,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不正當的手段是虧折了你命裏面的福報。



  貧窮人,也就是命裏面的財富少,你一個月收入幾百塊錢,這財富很少的。用不正當的手段,你就更虧折了。一個月可以收入五百塊錢,可能只變成三百塊,虧折了,因為你的手段不正常。如果你能夠節省一點用,五百塊錢你節省一點,能夠節省個一百塊錢去佈施,幫助別人,可能下個月你就有六百塊。這個道理要懂了,誰都不肯做欺騙人的事情。所以要跟大家講清楚,愈施愈多。你不要去擔心這個事情,你儘管去落實,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以後你自己所獲得的福報,你自己沒有法子想像。這是佛菩薩、聖賢人教導我們的。(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六 2008/5/9)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妙音居士



最難消除的就是人的意淫(意淫就是在心裏想像淫亂的事情,比如看見漂亮的女人、男人就生起邪念,想把她或他佔有併發生淫亂行為)。



  意淫是由紮根於人意識中的淫念產生的(前面的身、口兩種行為也是由淫念產生的)。意淫時有時無,隨境而生,隨境而滅。產生時人們往往沉湎於其中而不能自拔,不能自警;消除時了無可得,無人知道,因此心安理得,意志薄弱的人常常會沉湎於此。有的人可能產生過羞恥心和恐懼感,但轉瞬即逝。同時有的人認為我只是想一想而已,又沒有做什麼事,也沒有危害到別人,有什麼關係。這就會很容易讓人自我放縱,意識不到意淫的危害性。



  其實意淫對人的危害非常大。如果經常放縱自己,產生意淫時不去抵制它、消除它,長此以往淫念就會在意識中深深地紮下根,在一些場合就會用淫穢的語言表達出來,逐漸地認為實際做做也無妨,潛移默化,慢慢地就會走上犯錯誤甚至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其實很多人也知道意淫不好,但都自信自己會控制好,不會犯錯誤,沒有意識到意淫對人意志的腐蝕是巨大的。



  一、意淫對人身體有很大的危害



  中醫名著《景嶽全書》中說:「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有所動,腎必應之。」



  《(太上)感應篇直講》中說:「因人身的精,散在三焦(指心肺、脾胃、肝腎、大小腸、膀胱),榮華百脈,及欲火一動,合聚流通,都從命門(命門附於腎上)出來,極是可怕。」



  意淫則精氣外泄,長此以往也會腎虛,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些沒結婚或沒有性生活的年輕人也腎虛而且體弱多病的原因。



  《重寫戒淫輯證集(白話)》中明代保陽子說:「大凡見美色而起貪愛,使身體奔逐於聲色之中,叫做外感之欲。夜深睡在床上,念念想得到美女的陪伴,因此淫欲之念如火焚心,叫做內心之欲。凡貪愛於美色,身心二欲就纏綿不斷,最是損精傷氣,因而容易感染疾病。如果能遠離色欲,那麼精氣不露泄,腎水自然滋生,並可上交於心。不思美色,心中常清朗,即能使心火不致上炎(意思是亢盛),而可以下交於腎。水火能獲調劑,身心的一切疾病,即可消滅。這就叫善調身心,不用藥而可使疾病霍然痊癒。」



  由此可知,我們貪色縱欲、各種淫亂行為產生的根源就是存在於意識之中的淫念。淫念一旦產生,會時時刻刻存在於意識深處,遇到不同的境緣,就以身、口、意三種形式表現出來。因此要想徹底節欲,根除意識中的淫念是最重要的。



  淫念就是惡念。淫念就是邪淫的種子。心存淫念會大大損害人的福德,會給人的生活、事業帶來巨大的危害。



  《太上感應篇》雲:「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鐘離仙祖戒淫歌》中告誡犯邪淫者:「折爾祖宗遺下福,削爾前生修下祿,損爾悠悠好壽數,斬爾綿綿廣嗣續。」



  《壽康寶鑒》中汪舟次雲:「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於此。……夫一動淫心,未必實有其事,已積惡造業如此,況顯蹈明行,罔知顧忌者乎?世有忠厚善人,而身後不昌;才士文人,而終身潦倒者,其病皆由於此。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時,截斷病根。太上不言私美色(私通美色發生淫亂行為),而言『見他色美,起心私之』(看到美貌的人心裏便起了奸邪的私心),蓋止一起心,而罪已不可逃矣。」



  二、佛的教誨



  於自己妻子不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好色、貪淫、多淫的人,不單指的是行為上,在意念上多淫,也是貪淫、多淫的人。《佛說未曾有因緣經》雲:「夫人禍福。隨心而起。心念善故。受報亦善。心念惡故。受惡果報。」 



  放縱自己嫖妓的人也一定是好色、好淫之輩。對於好色、多淫之人,世尊多有究竟了義的嚴厲呵斥,比如:



  (1)愛戀於女人,墮於大怖處。或吞於鐵丸,或飲烊銅汁。有二熱鐵山,彼此來相合。昔時耽欲者,於中受苦殃。受斯苦楚時,都無救護者。——《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6中。



  (2)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



  溫陵曰。多淫之人。本由暖觸迫發。生為欲火。死為業火。業力增熾。故成猛火聚也。(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二十四 明 交光大師 述)



  (3)耽醉淫欲者,當懸劍樹林。譬如以猛火,燒然彼鑊湯。投之以麻麥,隨沸而漂沒。如是耽欲人,不識於善路。死當墮惡道,煎煮鑊湯中。——《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6中



  (4)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欲,當知即是味著礫石之雹,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丸,即是味著坐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機鄧……若有攝受妻妾男女諸女色欲,當知即是攝受一切眾苦憂愁悲惱之聚。——《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中



  (5)《觀佛三昧經》雲:「多淫眾生,命終感一高銅柱,狀若火山。下有猛火焰熾,焚燒其身。驚怖下視,見鐵床上有端正女。(女則見男)心生愛著從銅柱上下,至鐵床上男女三根俱時火起。有鐵嘴鳥從二根出入,一日一夜九百次生死。」



  (6)《首楞嚴經》中雲:多淫眾生,淫習交接,染心會合研磨不休,精血耗散積而成火。火旺水落石出竭,現生多感神志委靡,畏風寒炎熱,多病短命。命終感鐵床銅柱之報。」。」(按:手淫者、老嫖客、邪淫他妻者一定迷戀淫欲不能自拔,業力感召,多病短命。前世的善因不能成熟,福壽消損,且現受報應。)



  (7)《四十二章經》說:「人懷愛欲,不見道者,比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見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8)《受十善戒經》雲:淫有十過患。何等為十。一者貪淫之人。雖生天上為天帝釋受五欲樂。心如偷食狗常醉不醒。沒於五欲駛流河中。



  二者貪淫之人。雖為人王威力自在。作恩愛奴野人所使。多得財寶如火受薪不知厭足。亡身喪國死墮惡道。



  三者貪淫之人。恒系屬他六賊驅策。無常大象躡其背上。心如猿猴不知眾難。欲火焚燒不識父母兄弟姊妹。猶如豬狗更相荷擔無複慚愧。



  四者貪淫之人。常飲不淨女人膿血。於無量劫常處胞胎。生藏熟藏子藏諸蟲以為衣服。唼[口*束]女根用為飲食。



  五者貪淫之人。心如利刀眼如火車。割截燒滅功德行藏。(末學理解:貪淫損害福報)



  六者貪淫之人。到?利眾。然結使火起貪欲薪。意欲剝奪猶如羅?。到婆羅門眾不生慚愧。猶若幻人但作妖祥說不淨事。到沙門眾不知歸依。動諸情根如膠著草。欲染諸使圍繞意根。六情火起燒善種子。破滅先世梵行白業。舉手動足猶如利刀。眼如猛火口如羅?。遍體毛孔淫火所使。



  七者貪淫之人造八種業。殺生作殺生具刀劍杖等。和合男女作大妄語。飲酒歌頌作淫境界。或複偷盜一切寶器。莊嚴蟲聚為心王所使。眼根惡狗偷啖臭穢。



  八者貪淫之人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鐵聚。直當陷墜破滅梵行必墮地獄。



  九者貪淫之人。身壞命終如擲貝珠頃。必定當墮赤銅地獄。赤銅地獄縱廣正等七千由旬。如銅花林。下有鐵床。床上複有百千由旬熱銅八楞柱。柱端有鏡。鏡中自然有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愛念動諸情根同時火起。銅花化為大熱鐵釘。銅柱變成沸銅鑊湯鐵床火然。女化為狗男化為刀。驅蹴罪人受無量苦。啖熱鐵丸吞飲洋銅求死不得經無量歲。壽命一劫。



  十者貪淫之人。不得見佛如重雲障。破梵行故。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身滿獄中壽命一劫。左右宛轉複經一劫。時閻羅王呵責罪人。汝樂淫欲今受此苦。是事樂不。汝今複當百千萬劫償他人債。終不可盡。地獄命終生鳩鴿中。受龍蛇身汙梵行故。百生千生不見於佛不聞於法終不得道。



  (9)、《五苦章句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 譯:知淫、怒、癡三垢無原,意不複著,是謂得拔三重棘籬。曉了六情皆無本末,譬如芭蕉,意不縛愛,是謂得離六拔刀賊。



  (10)、若心貪女色,是欲最尤甚,女色欲燒心,後受大苦惱。現在所作業,貪欲自迷心,癡心不能覺,女欲之所迷。——《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冊頁169中-下



  (11)、《般舟三昧經 》:無得聽貪淫心   棄瞋恚及愚癡  莫得墮魔羅網   求三昧當如是



  (12)、《雜譬喻經 》後漢月支沙門支婁迦讖譯:何等為五毒。一者無貪淫心。二者無嗔恚心。三者無愚癡心。四者無妒嫉心。五者無克虐心。若有此人者其病便愈。王告諸師曰。此人來歸我。唯我無此毒。



  (13)、《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貪欲之人亦複如是,無有厭足,求於欲境憂苦艱難,得已守護,纏縛倍增,死墮地獄,受大劇苦。求靜慮者,常於如是,色欲怨家,不應想念,況親近之,以是名為貪欲重蓋。



  (14)、《大寶積經.菩薩藏會》:彼無智者,為於男女、妻妾諸女色等,所纏縛故,於諸善法多生障礙。



  《大寶積經.優陀延王會》:迷醉於女人,貪火所燒害,由斯墮惡趣,無依怙亦然。。。。。。。愛戀於女人,墮放大怖處,或吞於鐵丸,或飲洋銅汁。



  (15)、《佛名經》:淫欲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鴿、雀、鴛鴦等身;若生人中,妻不貞良,得不隨意眷屬。



  《正法念處經》:若人欲斷愛,悕望大富樂,欲至寂靜處,彼應舍婦女。



  《八師經》:淫為不淨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馳,傷命而早夭,受罪頑癡荒,死複墮惡道,吾用畏是故,棄家樂林藪。



  (16)、《大薩遮尼幹子經》節錄:自妻不滿足,好淫他人婦,是人無慚愧,受苦無常樂;現世未來世,受苦及打縛,捨身生地獄,受苦常無樂。



  (17)、《受十善戒經》:五者、意寂不動,不起淫心,不念淫事,不想淫樂,不動淫根,淫識不轉,如解脫心,住寂滅處,處常樂城,



  《月燈三昧經》節錄:貪愛淫欲甚鄙穢,能生苦惱喪天趣,



  《出曜經》節錄:佛告比丘:『淫火熾盛,便能燔燒諸善之本。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節錄:貪著淫欲常稱讚,不了愚迷糞袋身,晝夜恒行下劣行,薄福沉淪於惡趣。



  三、當淫念產生時,我們如何克制和根除?



  1、印光大師教給我們一些根除淫念的辦法: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姐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姐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姐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華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華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裏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



  「又當淫欲熾盛,不能自製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以已陽納蛇口中想,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欲之簡便法也。」



  「(此法妙極,若是女人,當想毒蛇入己女根。)」



  2、文昌帝君在《蕉窗十則》(白話)中也告訴了我們戒除淫念的辦法:「在沒有見到的時候,不可以去想;當在見到的時候,不可以亂來;已經見到之後,不可以回憶。」



  3、《重寫戒淫輯證集普勸流通序》中夢醒居士說:「淫念一生,惡意纏綿,若見女色,遂不能自持而身犯淫行。為了制止淫念的生起,平時即應謹慎,不要親近整日荒於嬉,追逐聲色的邪友。更不可隨人進入酒家、茶館、舞廳、妓女戶等引人思淫的邪地。對於描寫男貪女愛,誨人於淫的邪詞小說,切不可觀看。也不可去聽人談論淫穢之事的邪語。因為一近邪友,那端身守正的益友,就會日益被疏遠。而常與邪友接近,自然會漸漸被染引誘,終致心為所動而隨邪友之行。至於引人思淫的邪地,若常進入,耳濡目染,心念難以克制,終致把持不定,而身犯邪淫,及至醒悟已追悔莫及。」



  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貪色縱欲、邪淫不但對人身體和福德有極大的害處,而且由於貪色縱欲、邪淫和其他罪惡是相伴相生的,因此更能使人快速地喪節、喪命。



  《戒淫歌》雲「萬惡淫為首,死路不可走。天配夫婦緣,淫孽可造否」。



  淫是萬惡之首,是萬惡之源。好色縱欲、邪淫就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各種罪惡隨之而來。例如,研究一下現在的貪汙腐敗現象就會發現,貪汙腐敗分子幾乎都有包二奶、養情人、找小姐等等的淫亂行為。他們由於邪淫而腐敗,由於腐敗而邪淫,腐敗與邪淫相伴相生。有統計資料顯示,時下被查處的貪官汙吏中95%有情婦,行為腐敗的領導幹部中有六層以上包二奶,貪官的色情腐敗已經瘋狂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這些人圖一時的快樂,卻削盡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和福德,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和美好的家庭,甚至由於違犯了法律而斷送了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祖宗和家人蒙受恥辱。上天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他偏行,真是愚不可及!



  現在世風日下,人欲橫流,各種低級下流的娛樂場所和娛樂節目觸目皆是。公開和半公開的妓女、三陪小姐到處都是。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把包二奶、養情人、找小姐等等淫亂行為視作生活情趣,視為有檔次、有層次,不以之為恥,反以之為榮,而且還有一些愚蠢的人羡慕這種生活,正在躍躍欲試準備往糞坑裏跳。豈不知這些淫亂行為天怒人怨。人天路上沒你份,富貴簿上除你名。你淫別人的妻女,你的妻女也將被別人所淫。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報應到時,悔之晚矣。



  4、耕雲先生說:淫念人人都有,有很多人不能戰勝淫念,於是乎就墮落。在杜漏歌詞裏說:「軀殼起念滋三毒。」三毒就是淫、怒、癡,也就是貪、嗔、癡。貪財、貪色都是貪。你如果不想這個事,就沒這個事,越想,它就越嚴重。四十二章經裏說:「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很多事情都是想出來的,當淫念來的時候,就想失意的情形,想那種很狼狽的樣子,你換個主題去想,淫欲之火就熄滅了。



  常言說:「飽暖思淫欲」,吃飽了沒事幹,就是佛講的五陰熾盛,色、受、想、行、識都很旺盛,都很飽和,他就會起貪、嗔、癡邪惡之念。



  人到生理過盛的時候,想打架,就是嗔,打不過人家沒關係,挨幾拳也很爽快。為什麼?五陰熾盛。所以說修行人要調飲食,譬如不要吃大蒜、蔥、韭菜、肉類……等。如果體重已超過標準,就不要再吃肉,喝點脫脂奶粉,蛋白質、鈣質也都夠了,吃點青菜、水果,幫助腸蠕動,對身體是有益的。



  5、如淫心起時什麼辦?只要停下一切淫念,淨淨觀察自己的淫心從起到滅的過程,心如如不動的觀察等待。這樣就滅了淫心,止了淫行了,好簡單。這應該與定力有關。



  古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很有道理,當我們看到一些能引發淫念的東西的時候,一開始覺得這個念頭很小,自己能控制住也就放任著再接觸,這樣淫念就被逐漸滋養壯大了,那時候即使想要控制也是很難的了。所以,以個人經驗來看,要控制淫念就從剛發起這個念頭的那一?那起最好,總之不要放任其發展到無法控制的時候,越早越好,因為一經放任自己就會姑息自己,那時候要談「覺」就難了。



  6、如何才能制止淫意,而達到平心靜氣的地步?以下幾點供參考: 



  1)、注意飲食 儘量清淡,盡可能少食或不食「酒、肉、蔥、韭、蒜」,因這些食物極易引發淫欲心。 食勿過飽。睡前勿食。 



  2)、注意心念 慎莫攀援美色、心莫胡思亂想。 



  3)、常護耳目 儘量遠離種種違緣,不住不善境界。 



  4)、習不淨觀 (視各人因緣而定,非一概而論,亦勿走極端。) 



  5)、儘量早起 每日醒來即當起身。 



  6)、常閱經典 每日晚間(最好睡前)安排固定時間讀經,養成習慣。 



  7)、恒持心咒 常持《楞嚴咒心》。 



  8)、借助佛力 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求菩薩護佑。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地藏菩薩本願經》



  佛世的時候,有一位長者的妻子,懷孕之後,身體就臭穢不堪,誰也不願接近她。她滿月生下一個孩子,皮包骨頭,身相瘦弱憔悴,非常難看,而且這孩子身上沾著糞便。



  他長大後,不願意呆在家裏,而且貪嗜糞便,父母和親友們都很厭惡,不願意見他,後來他被逐出家門,在外流浪,以糞便為食。為什麼他會這樣顛倒異常呢?也是受業力支配,他也是不自在的。他的前世因緣是這樣:



  往昔拘留孫佛時代,他出家做一所寺院的住持,當時有幾位施主供養僧眾洗浴,洗完後再用香油塗身。僧眾中有一位阿羅漢,住持一見他就起嗔心,惡罵他:「你一個出家人還以香油塗身,這和用人糞塗身有何差別?」阿羅漢聽後對他生起憐憫之心,就在他面前示現種種神變。住持當時就懺悔罪業,以惡口業力,他在五百世中,身體常常臭穢,人都不願意接近他。



  在對阿羅漢說「和人糞塗身有何差異」時,他的心中就已落下相應的印象,因緣聚合,果然顯現身體臭穢、貪吃糞便的惡相。一切都是心作心顯,口裏如是說,心中如是分別,就會如是現前。這是依他起無欺的顯現。



  佛世之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財寶多得無量,長者的妻子懷胎十月將要臨產,胎兒卻始終不肯出生。不久,又有身孕,生產之後,前面懷的胎兒仍然住在右肋部位。這樣接連產下九子,先前的胎兒都不肯出生。後來長者的妻子生重病死去。



  親友們把她的遺體抬到墳場,請來大醫師耆婆,剖腹取出一個小孩,身體雖小,鬍鬚和頭髮都已經蒼白,他彎腰駝背地一邊走一邊環顧四周,開口對親屬們說:「你們要瞭解,我是前世以惡口罵僧,此生才在母胎裏經過六十年受這種苦惱。」親屬們聽他這樣說,都悲哀哭泣,說不出話來。



  當時世尊知道老小孩的善根已經成熟,就帶著大眾來到停屍場所,叫小孩:「你是長者比丘嗎?」老小孩說:「我是。」連問三次,都回答是。大眾問請佛陀這事的前世因緣。



  佛說:「那是迦葉佛的時代,一次比丘們結夏安居,眾僧和合,派遣一位老比丘作僧眾維那,大眾共立制度,安居期間,得道的聖僧才可以和大眾一起自恣,否則沒有資格。老維那沒有得道,僧眾不許他布薩自恣。他心裏惱恨,發勞騷說:『我專門管理僧眾事務,讓你們能安心辦道,今天竟被拒之門外,不許自恣布薩羯磨。』



  然後他就辱罵僧眾,不久被關入一間屋子裏。他怒氣未消,大聲叫嚷說:『我要讓你們常在黑暗之中不見光明,就像今天我被關入暗室一樣。』



  說完之後,老維那便自殺身亡,墮在地獄之中受極大痛苦,今天才脫免做人,承著惡口黑業的余報,還要在母親胎獄中住六十年,不見天日。」



  還有,往昔一位三藏比丘見到一位老比丘緩慢地進餐,說他象老牛反芻一樣,以此惡業,他在五百世中轉生為牛,後來成為最後有者,生來即長有兩個咽喉,反芻食物。另有一位三藏比丘對其他比丘說:「你們如牧童一樣。」結果他五百世轉為牧童。有一位年輕比丘,見老比丘跳過水溝的樣子很滑稽,就隨口說道:「你剛才的模樣像猴子。」結果五百世轉為猴子。迦葉佛教法中五百僧人,給比丘取「斷足」、「斷臂」等的惡名,由此許多世中墮入地獄,又在五百世中被砍斷手腳死去,這一世轉生為釋迦族的五百女子,也是手腳被琉璃王的軍隊砍斷。所以,無論取何種惡名都會以業增上廣大,需要感受五百次那樣的等流果,確實說什麼就會變成什麼,語業的勢力不可思議。



  明白業無欺變現的法則之後,我們不能亂想不能亂說,在語言上要謹慎,不能嘲諷別人,不能給別人取外號。以前大恩上師講《百業經》時,我們許多道友都在因果上有很大進步,也都紛紛發願,不對他人取惡名。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在家信眾,佛沒有禁止不淫欲,只是講不邪淫,但是不邪淫裏面含的意義很深很廣。凡是一切事情過分,都稱之為淫。由此可知,「邪淫」這個含義很深很廣。



2 給諸位說,不邪淫的人有福,他得的是健康長壽、色身端莊的果報。夫婦不邪淫,得家庭和睦、眷屬和睦的果報。你要真正肯修因,你就能得殊勝果報。



3 現在的社會,我們仔細觀察,一般家確確實實不像家!為什麼夫婦不能好合?為什麼常常有人鬧離婚?我們曉得,這是邪淫的果報。



4 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告訴我們,邪淫的果報是「抱柱地獄」。「抱柱地獄」,這就是炮烙,鐵柱燒得紅紅的讓罪人去抱,這個地獄是非常非常地殘酷!佛在經上講,世間愚癡眾生染愛邪淫,墮這個地獄。



5 諸位要曉得,地獄裏頭的刑罰,絕對不是閻羅王設置的,而是由自己的罪業自自然然變現出來的。世間人哪里曉得這個事情?你跟他講,他搖頭,他不相信。到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他後悔莫及!



6 佛經上講得很清楚,邪淫的罪過很重!你貪圖的,只是片刻之歡,可是你後頭要受無量劫的罪報。你如果把這個帳算一算,你就不會幹這個事情!



7 佛在經上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由此可知,六道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人怎麼會到六道來投胎?就是淫欲沒有斷掉。



8 所以,我們要想出六道輪回,就要離開淫欲;不但淫欲的行為不可有,最重要地,要把淫欲的念頭斷掉!


 


南無阿彌陀佛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犯了邪淫也要感受四種果報。首先是異熟果,因嗔恨心邪淫的下地獄;因貪心邪淫的轉生為餓鬼;因愚癡邪淫的投生為傍生。貪嗔癡等煩惱有上、中、下三等,上等墮落地獄,中等轉生餓鬼,下等投生傍生。此外,與動機的大小,造業、犯戒的時間的長短也有關係。這是簡單的說,詳細的在這裏就無法說清楚了。一旦墮入惡趣,幾乎不可能再出來。好不容易出來,投生為人以後,還要感受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同性等流果,前世造過邪淫的罪業,今生也喜歡邪淫。有的人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就有這些毛病,這都是邪淫的同性等流果。



邪淫的感受等流果是丈夫或妻子相貌醜陋、懶惰,夫妻感情不好。現在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有的人夫妻關係一直處理不好,妻子怨丈夫,丈夫怨妻子,天天吵鬧,感情瀕臨破裂的邊緣,想離婚離不了,想過也過不了,只有在苦惱當中虛度人生。人們都認為這種情況是雙方性格不和造成的,實際上,這都是邪淫的感受等流果。



邪淫的增上果是投生為人以後,會出生在骯髒汙濁、臭氣熏天的環境中。



邪淫的士用果是惡業日日夜夜、世世代代都增長,罪業不斷積累,果報越來越重。



邪淫了,沒有做懺悔,在相續中還有這個惡業,就要感受這四種痛苦。



在感受果報的時候,互相之間不要埋怨,這都是自己的業。珍惜夫妻間的緣分,不要吵,不要鬧,不要離婚,好好地過日子!我說過,會過日子的人就是有修行的人,不會過日子的人就是沒有修行的人,好好地生活,這就是修行。你好好在生活中修行,家庭和睦,心情舒暢,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這就是吉祥圓滿,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如果你學佛修行,最後連與家人的關係都處理不好,給家裏添了那麼多麻煩,那不是修偏了嗎?



有的人心裏想:「我是學佛人,我是修行人,他反對我信佛,我才不管他呢!」 學佛修行也跟福報、根基、緣分有關係。有福報、有根基、有緣分才能進入佛門,沒有福報、沒有根基、沒有緣分的人根本不可能相信佛法。對那些不信佛的人,你要可憐他,為他發一個好心。佛法是饒益眾生的,不是傷害眾生的;佛法是斷煩惱的,不是給眾生製造障礙的。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