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愈來愈晚婚,甚至不婚。父母急著為三十好幾的女兒、兒子作媒,就怕兒女老了沒有後代照顧。但也有人說,早就養兒不防老了,只要自己過得好,何必結婚呢?人生非結婚不可嗎?隨著時代的改變,年輕人愈來愈怕結婚。看起來,怕結婚的原因是太麻煩了。萬一要分手,結婚雙方在財產、法律、家屬上的問題,都比沒婚約只同居的人麻煩,所以干脆不結婚了。如此一來,男女之間好像更自由,似乎彼此誰都不要控制誰、誰也不需要負擔誰的責任。但是這些新的作法,看在老一輩父母的眼中很不習慣。 


在父母的年代,一般人多半會結婚;因為老人家要抱孫子,自己死了,還有子孫可上墳。這是上一代父母的想法。年輕人不再在乎家族香火是不是有人繼嗣,他們不在乎家族,而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不結婚到底好不好,要由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精神上各個層面去思考。我常說,人生對於伴侶的需求,可以分幾階段來看。青年男女談戀愛,是找情感上的伴侶;結婚之後,開始生兒育女,這時生理伴侶的角色就相對明顯,當然也有生活上的扶持。到了中年,兒女漸長,男女之間更是生活伴侶,一起解決家庭問題;到了老年,老伴是精神伴侶,老了,還有人可以說說話,互相照顧。為了填補人生過程的孤獨、寂寞、還有無奈等情緒,人是需要伴侶的。 


在我留學期間,有個朋友常常待在咖啡館,喝茶看書;朋友都走了,他還不回家。為什麼呢?他說,有人的地方才算是家。在咖啡館還可以看到人,回到住的地方,只是堆書的「圖書室」;沒有人的地方,不算是家,所以他寧願晚些回去。如果一個人不屬於任何家庭、任何群體,當然覺得孤獨。法鼓山有不少信眾沒有結婚,但是他們不孤獨,因為他們有修行的伴侶。如果人生四階段的需求,可以在婚姻之外找到,不結婚當然也是可以的。晚婚、不婚成了趨勢,社會也要留一些空間給他們。不選擇傳統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有些老人家把貓狗當成家人,把動物當成生活上的伴侶,動物伴侶需要他、圍繞他,讓他們因此有了情感寄托。其實,人還是愚癡啊!結婚一輩子,人老了,兩口之中總有一人先走,人總還是會有孤單的一天。不選擇傳統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諾”就是答應別人、對別人所許的諾言,務必兌現,也就是守信。


孔子曾經譬喻:“人而無信,正如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何以行之?”忠誠守信,是立世的根本。在過去農業社會,交通不便,通訊設備不發達,出外就業的人要靠信差投遞家書、傳遞口信,甚至寄送物品。彼此之間,並沒有契約,也沒有證人,靠的就是一份誠信;即使千山萬水,餐風露宿,信差務必完成所托,這就是“承諾”的力量。


古人對信守承諾的重視,可以從“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馬難追”、“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忠信,行笃敬”等成語獲得證明。


甚至,不僅平時對人守信;戰時兩軍對陣,依然不改信念。晉文公有一次派兵圍攻“原”這個地方,行前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即刻退兵。三天後,眼看對方援絕糧盡,只要再過一天就會投降;晉文公卻堅持退兵,他覺得對人民信守承諾比攻占城池重要。結果就因為晉文公的誠信,反而感動對方,主動獻城投降。


諸葛亮在祁山與魏軍作戰,為生養兵力,定期分送士兵返回國內休息。後來戰爭越發激烈,有人建議暫緩送兵回國,諸葛亮堅持對士兵的承諾,因而感動士卒主動回營,奮勇作戰,終於取得勝利。


從政的人,能夠信守承諾,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有辦法推行政令;居上位的人信守承諾,可以激發屬下效忠的斗志;朋友之間互相信守承諾,是鞏固友誼的基石。


人,除了對人守信之外,也有的人對時間信守承諾,例如在宜蘭仁愛之家服務的依融、紹覺法師,為了一句承諾,一舉手三十年,任勞任怨,至今不曾動念調職。


有的人則對金錢信守承諾,例如答應捐款助人,就一定做到。甚至有人對未來信守承諾,例如遺產信托、傳法傳位等。也有人對情感信守承諾,例如李白《長干行》的“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說的正是兩個信守愛的誓言,至死不渝的淒美故事。


古人為了一個承諾,可以用一生的歲月去兌現,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反觀現在的人輕諾寡信,不守承諾,於是不得不求法於契約、錄音、錄像、證人、公證、信托等。


其實,吾人立身處世,投機取勝只是一時的,唯有信守承諾,笃實行事,才能獲得別人永久的信賴。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 ──《十誦律》


在佛教戒律的聖典《十誦律》裡,有四句偈很好:‘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意思是:一個持守淨戒的人,就像明眼之人,可以避開險惡的陷阱;真正聰明的人是以戒為師,遠離所有的罪惡。


一個眼睛健全的人,能將道路看得清清楚楚,好比世間聰明的人,能看清善惡、是非、好壞,可以捨惡從善,捨非從是。什麼是明眼的人?就是不做惡事,懂得佛法的人。一個人明白因果,懂得持守淨戒,就有能力判斷什麼是正道,避開不正的道路。


今日社會,有很多懵懂的青少年,不知道惡道艱險,任意為非作歹,等到東窗事發,懊悔己遲。所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在各地發動並倡導‘淨化人心七誡活動’,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遵守七誡。誡,指的是七種生活的指導,七誡分別是:一誡煙毒,二誡色-情,三誡暴力,四誡偷盜,五誡賭博,六誡酗酒,七誡惡口。人人奉行‘七誡運動’,就能提高國民的生活素質,建立祥和社會。如〈七誡歌〉所言:


一誡煙毒把命保,健康長壽是目標;戒菸戒毒我做到,家庭社會一定好。


二誡色-情沒污染,夫妻恩愛到頭老;可憐雛妓我要保,助人助己菩薩道。


三誡暴力不動怒,處處祥和有禮貌;凡事忍讓一步想,必得順心好果報。


四誡偷盜不貪心,知足常樂沒煩惱;謹守此戒得富貴,擁有哪有享有好?


五誡賭博除貪念,沉迷牌桌被錢釣;日夜顛倒不工作,縱贏錢財輸妻子。


六誡酗酒不狂飲,保有清醒的頭腦;智慧常明體安康,家庭美滿第一招。


七誡惡口防是非,愛語布施是妙寶;給人歡喜常贊歎,猶如蓮香到處飄。


佛陀在入滅前,告誡弟子們,要以戒為師。戒如暗夜的明燈、沙漠的水源,聰明的人要想防非止惡,在人生旅途上安全過關,只要奉行七誡,持守五戒,就能讓我們遠離諸惡,得到清淨的法樂。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孝是中國人精神文明的精髓。一個年輕人,必須具備很多的美德,其中,孝順、恭敬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什麼是孝敬的美德呢?
    第一,要有承順言教的性格:父母、師長教訓我們、指示我們,我們要用恭敬的態度奉行,也就是要有謹守奉行的性格。現在一般的年輕人,大都缺少這種性格,有時候父母、師長跟他交待什麼事,他總是將尊長的言教推開。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讀書進步很慢,甚至於考試也常常落榜,就是由於他不能承順言教;他沒有接受,只有排拒。
    第二,要有從善如流的作風:平時父母、師長指示我們如何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都應該信受奉行,對於好的事情要從善如流。
    第三,要有虔誠恭敬的態度:現代的年輕人,有時候父母、師長指示他、教訓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持一種反叛拒絕的態度,因此容易誤入歧途。所以養成虔誠恭敬的態度,對於將來成功立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要有克己利他的願心:我們要有孝敬的美德,首先要養成克制自己。 自己要忍耐,要遷就他人,要能降低自己的執著,才能順從別人的願心。
    所以,如何能養成孝敬的美德:
    第一,要有承順言教的性格。
    第二,要有從善如流的作風。
    第三,要有虔誠恭敬的態度。
    第四,要有克己利他的願心。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舉手之勞,給人一點助緣,不肯去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給人一句好話、一個微笑,吝於布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世間事,能為的不為,不能為的為之,都是不智之舉。


揭弊而不能揭短。社會上有很多弊案,公司裡的弊案,甚至學校、家庭裡都有弊案。任由弊案存在,不聞不問,這是沒有善盡職守。有了弊端,我們應該揭穿它,把它提出來檢討改進。但是,揭弊可以,卻不能揭人之短;揭人之短,傷人的前途,壞人的名譽。假如我們只揭其弊,使其有機會改進,不涉及人事,此誠兩全其美之舉也。


整裝而不能整人。人要保持服裝儀容的端莊整潔,這是一種社交禮儀。每天出門前,對鏡整裝,看看自己的衣著是否端正平整,乃至有時也可以幫他人整裝,幫他把帽子戴正,把衣服拉平,幫他增加一條領帶圍巾等。為人整裝可以,但不能整人,有的人好開玩笑,以整人為樂;有些人修養不夠,以磨人為樂,專愛整人。一件事,只要他肯幫個小忙,很快就能解決,但他偏要麻煩你,要你重新再寫一份資料,要你重新再跑一次,完全不體恤別人的辛苦,任意要求而加重別人的困難,這就是整人。整人的人自以為得意,其實你整的人多了,有朝一日因果相報,你整人,人整你,後悔莫及。


輕松而不能輕浮。人的生活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繃緊神經,要求生活裡的每個舉動都合乎“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這也太嚴肅了,別人跟你同居共住,也很為難。生活中偶爾也要有輕松的一面,要能跟大家隨緣。例如,初見時表示熱烈歡迎,相談時眉飛色舞,妙語如珠,開個小玩笑,都無傷大雅。但是,生活可以輕松,行為卻不能輕浮。輕浮不同於輕松,輕浮是拿別人來取笑,輕浮是出言不當。尤其男女之間,輕浮的舉動是對人的不尊重。輕浮是表示放蕩,輕松是表示自然,我們的言談舉止可以有輕松的自然,但不能有放蕩的輕浮。


自信而不能自滿。做事情要有自信,有信心才有力量。凡事預先安排妥當,做起事來有目標有方法,一切按照自己的規劃發展,當然信心十足。做事要有自信,做人不能自滿,千萬不能以為自己的計劃就是獨一無二、自己的辦法都是無懈可擊的,因此輕視別人,藐視別人。在自信裡要懂得謙虛,因為自滿容易傲慢,所謂“謙受益,滿招損”。自高自大、自滿自傲的人容易招致失敗,是做人做事之大忌。


隨緣而不能隨便。佛教有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話,叫“隨緣”。你拜托他說什麼話,他覺得能說,就說“我隨緣”;你拜托他做什麼事,他覺得能做的,也說“我隨緣”。隨緣布施,隨緣參加,隨緣奉獻,隨緣建功,但是千萬不能隨便。隨便議論事情好壞,或是前因後果都沒有弄清楚,就隨便任意執行,隨便的後果必定是不便。你太隨便,一旦引起反彈而招致不便,那就麻煩大了。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


感恩的人,就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個內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養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師長傳授了我的知識,感恩社會大眾讓我衣食無缺,感恩宗教信仰成就了我的法身慧命。


早晨的鬧鐘響起,雖然驚醒了我的睡眠,但是我仍然感恩時鐘提高了我的警覺,讓我知道不可以賴床偷懶,應該早起工作。及至起床後,盥洗完畢,拉開窗簾,迎著耀眼的陽光,開始清掃房室。父母兄弟要我下廚供給早餐,親朋好友來訪,要我接待招呼,我感恩自己擁有一個有用的人生。


大自然裡,和風吹拂著我的身體,清泉滌盡了我的塵慮。遠處山林,鳥兒啼叫,花兒芬芳,感恩大自然的美麗,使我心曠神怡。報童送來報紙,讓我知道國家大事,關心世界動態;打開電視,隨著節目內容,讓我開拓視野,遨游世界,融入社會各階層。


我坐公共汽車,感恩司機給我方便;進入人食品店買糕點,感恩商界解決我的民生問題。懂得感恩的人,表示自己富有。感恩我的朋友,給我一通電話;感恩遠方的親人,關懷我的起居;感恩公司老板,給我的教訓,讓我成長。甚至感恩沒有定時的風雨,養成我隨機應變的能力。


感恩的人生才懂萑得付出;感恩的人生才明白富貴。打籃球的人,要感恩對手,如果沒有他們,球賽就無法進行。台風肆虐過後,要感恩它帶來豪雨,如果沒有台風帶來的雨水,我就不能生存。


感恩夏天的艷陽,感恩秋冬的霜雪,是它們使稻禾成熟;感恩崇高的山岳,它讓我登高眺望,看到廣大的世界,從而覺得自己的渺砂小,才會更加精進;感恩洶湧澎湃的海洋,它的威勢讓我檢討,使我更加虛心,涵容養量。


感恩家中的小兒、小女,因為他們而增加了家中歡樂的氣氛;感恩所養的小貓、小狗,它們平添了家中談話的資料。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感恩的觀念,是智慧的財富;感恩的心靈,是豐富的寶藏;感恩的習慣,是做人處事的榜樣。人,應該培養感恩的美德,時時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照禅師奏對錄》中記載了孝宗皇帝與佛照禅師的很多很有意思的對話,其中最讓自己刻骨銘心的就是“痛快”這兩個字。這都是因為孝宗皇帝,聽佛照禅師講古人開悟公案的時候,孝宗皇帝評價中最常用的字眼。現實生活中,自己也很喜歡這兩個字眼,所以也常常掛在嘴頭。



在回答信眾的問題中,有很多的問題是他們放不下。有的人因為貪而放不下,自己總是說,貪可以,但是不能執著於貪,一執著這個貪煩惱就來了。要為大眾而貪,為眾生而貪,惟獨不能為自己而貪。其實,很多人也明白自己用不了許多東西,可是就是貪,自己都會發笑。



這個問題在自己來說,也是一樣。貪吃、貪睡、貪玩,就是貪得難以放下。明明知道要少吃點,少睡點才不會太肥。但是,沒有辦法,見到好吃的,嘗了一塊又一塊,困意一到,不睡好像腦袋會炸掉。其實在事務緊張的時候,少吃點,少睡點也沒有頭痛腦熱的時候,更不會像自己想像的會手腳沒力到做不了事情。



貪玩就更加不可藥救,干什麼事情都能當成玩。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中的事情,到自己的眼前,全部變成玩的事情。雖然自認為這樣會沒有煩惱,但是,對於自己的形象還是有關系的。這就是為什麼師父說自己要好好學學古德們的威儀,要學成三業勤為佛事,四儀鹹為道場。



還有的人因為嗔恨而痛苦,可以這樣說,放不下嗔恨的人,會更多一些。滿腦子的嗔恨淹滅自己智慧,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一直要到果報臨到頭的時候,才知道悔改。為一點點的小事情,大動干戈,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簡直是毫無理智了。這是屬於嗔恨嚴重時候的情況。



嗔恨心輕點的就設檻弄坑,跟別人過不去,自以為這些小心眼、小事情不會有被人發現,真是自欺欺人。所以,達摩祖師說我們人生不是自欺就是被人欺。這些因果報應從來不爽,時間到了,我們通通要為自己的這些行為負責。就是眼前因為放不下的這一份心,就夠折磨自己了。



所以,師父告誡我們,要小事急處理。在這些小事情還沒有醞釀成大事情之前處理掉。因為,小的嗔恨心相對容易放下,放下了一個敵人就是增加了一朋友,這點小賬實在是需要好好算一算。要知道其中的利益是如此的宏大,對自己的好處是如此的廣博。



當然自己也是嗔恨心很重的業障鬼,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放下中。因為放不下就要擔著去。自己因為懶,怕擔著麻煩,所以能放下的時候絕不錯過。所以自己常常說,北俱盧洲長梗米,吃了無嗔亦無喜。能過痛快的日子為什麼要放在一邊不過呢!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邢珂的日志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卵子或精子單獨培養肯定是不會形成生命而培育成一個人。但是一個受精卵就不一樣了。佛經裡講:精子與卵子結合的同時神識就會加入。任何一個人類的受精卵經過精心的培育都可以成為一個人。所以一旦卵子受精就成為了一個生命!那麼從這一刻起你再去毀滅他就是殺生了,而且罪同殺人。《顯識論》中講:“一切出卵不可食,皆有子也。”所以如果吃素齋是不能吃雞蛋的。那麼人的受精卵是一個剛開始成長的人的生命,他(她)與人命有同等的價值,這個生命雖然很小,我們也應該保護他。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倘若今生不了道,來生得人天福報。倘若汝來做人投在胎中,遇上墮胎的母親剝奪了這個做人的生命。既不能做人,又是十殿閻王根據罪業受畢轉人道送出去的神識。此刻因墮胎殺死後,無法做人,無法到陰間十殿決定業力。這樣就成了孤魂野鬼。淒慘之狀誰能理解。


現代醫學對墮胎危害的相關報道和數據統計


人們都應該深入了解和學習因墮胎而引起無數恐怖的嚴重並發病。而現在不要說一般人,就連許多專業醫生都不認真注意墮胎所存在的嚴重危害性。


不論你有無宗教信仰,當你在成人之前(也許是17歲甚至更早)都應該深刻而詳細地了解墮胎後的痛苦惡果。如果您是一個將要成年孩子的家長,您更應該主動讓您的孩子深刻而詳細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以便保護他們的未來不結下痛苦的後果。


美國產科和婦產科學院的博士在她們研究墮胎後遺症時,發現


23%的墮胎者經常會感受到與墮胎有關的幻覺。


35%的墮胎者經常會感受到那被墮胎的孩子來到訪。


54%的墮胎者經常會做有與墮胎有關的惡夢。


69%的墮胎者會感到一種可怕的“瘋狂”感受。


73%的墮胎者經常會回想墮胎那一刻的經歷。


81%的墮胎者常想念被墮胎的孩子。


61%的墮胎者開始或增加酗酒。


65%的墮胎者常常有自殺的念頭。


77%的墮胎者覺得自己變得不能和他人溝通。


69%的墮胎者明顯失去性欲。


81%的墮胎者時常哭泣。


墮胎對於身體的常見後果為:不孕、流產、宮外孕、死產、出血和感染、疲憊、休克和昏迷、子宮穿孔、腹膜炎、強烈的痛苦、失去身體器官、不眠症、厭食、減少工作能力、墮胎後會覺得精神非常緊張。


墮胎對於心理的後果為:罪咎感、自殺的沖動、哀悼、遺憾、懊悔、失去自信心、降低自尊、懷有敵意、憤怒、絕望、無助、憎恨與墮胎有關的人、結束與伴侶的關系、失去性欲、不能原諒自己、常常作可怕的惡夢。


墮胎還會使女性死亡的危險性增加: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死亡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三倍。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自殺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六倍。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遭遇致死性意外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三倍。墮胎婦女於墮胎一年內,遭遇他殺過世的比例,是懷孕生產婦女的十三倍。這是芬蘭政府國家財政與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研究報告。這個生產婦女與墮胎婦女死亡率相關性的研究,是西方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從這個研究結論,我們更應該相信因果輪回的法則早晚會左右我們的命運。


墮胎也會使婦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程懷孕不但可以降低婦女罹患疾病的比率,特別是乳腺癌的危險性,並且能增進婦女的健康。美國每年有將近八分之一的婦女罹患乳腺癌,即約有十七萬五千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四萬二千五百名婦女因為乳腺癌過世。醫療界與媒體對乳腺癌的防治宣傳,常提出乳腺癌早期自我檢查,卻很少指出墮胎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概率。


墮胎對少女的傷害更為明顯:一項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研究顯示,少女墮胎在半年內的自殺比例,是未墮胎少女的十倍。其它相關研究也指出,有多次墮胎紀錄的少女,在墮胎半年內,自殺的危險性與精神上失序的危險性更為提高,值得父母與老師注意與深思。按醫學研究,十八歲以前懷孕生產第一胎的少女罹患乳癌的比率,比年紀大的婦女懷孕生產第一胎罹患乳腺癌的比率大為降低。所以只有深刻認識和宣傳墮胎的危害,做好安全的避孕措施才能使婦女真正避免墮胎對身心的危害。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裡講“世間有五種,忏悔難滅。何等為五?一者殺父,二者殺母,三者殺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和合僧,如此惡業,罪難消滅。”《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中講“若為殺胎故作墮胎法。若胎死者犯不可悔。若胎不死者是中罪可悔。”由此可見墮胎這個殺業在佛教戒律裡是很嚴重的罪業。因為這個罪業犯的是殺自己親生骨肉的殺子罪,是比其他殺人罪要大很多的不可悔罪!


在佛經裡自行殺生、勸他令殺、贊歎殺法、壞他胎藏等行為都是同罪的。地藏經中講:“若遇殺生者,無論是正凶或從犯,或唆使,或見殺隨喜,這些惡業,輕則短命,或病魔纏身,重則墮無間獄!”在墮胎過程中,男性往往做的是種下殺因並勸殺或贊同殺的角色,殺後又會如釋重負。而墮胎的醫生更是以此為自己賴以生存的.


佛經上講:“殺生之上無余罪”。所以導致他人墮胎的男士更應該好好地忏悔自己的過失。通過受持、傳播、宣講《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和相關墮胎危害的書籍來勸化他人,積極地通過利他的行為來滅除自己導致他人墮胎的惡果。否則因果報應,如影隨形。我們今生剝奪了他人的性命和生存權,來生怎麼可能再得寶貴人身呢!一旦失去人身,因為殺業而落入三惡道中,在地獄、餓鬼、畜生處受苦,那時再不可能通過佛法修行忏悔或通過利益他人來救度自己,因為我們已經錯過良機了。所以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利用寶貴的人身,好好依靠佛法,徹底消除墮胎後的惡果。


墮胎可能造成的身體危害有:


1.宮內感染


宮內感染是指在產前或產時,胎盤、胎膜、羊水或胎兒由於胎膜早破,來自陰道或宮頸中的細菌進入子宮所引起的感染。它可以持續至產後或從產後開始出現臨床症狀,可導致母、胎嚴重感染,引起新生兒肺炎、敗血症或腦膜炎。孕婦若為陰道分娩,則發生產後感染的危險性較低,若為剖宮產,則可發展為產後子宮內膜炎、腹膜炎、血栓性盆腔靜脈炎、敗血症,甚至死亡。


2.日後習慣性流產


指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產多發生於同一妊娠月份,其經過與一般流產相同。早期流產的原因常為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染色體異常等。晚期流產最常見的原因為宮頸內口松弛、子宮哼形、子宮肌瘤等。宮頸內口松弛者於妊娠後,常於妊娠中期,胎兒長大,羊水增多,宮腔內壓力增加,胎囊向宮頸內口突出,宮頸逐漸短縮、擴張。患者多無自覺症狀,胎膜破裂,胎兒則可隨之排出。若流血時間過長、有組織殘留於宮腔內或非法墮胎等,有可能引起宮內感染染,嚴重時感染可擴展到盆腔、腹腔乃至全身,並發盆腔炎、腹膜炎、敗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稱流產感染。


3.終身不孕


人流不是“小意思”,多次手術,子宮內膜遭受反復鉗刮,使子宮壁變薄,內膜越來越少,會導致月經過少、婦科炎症、終身不孕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墮胎易引發各種感染。比如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造成子宮穿孔導致終身不孕。青春期的孩子各種器官沒有發育成熟,非常容易因流產而導致慢性盆腔炎、月經異常、宮腔積血、手術後閉經等甚為嚴重的後果。因為手術總是有感染、出血、子宮穿孔等並發症的可能性存在。此外,少數人工流產手術後可能發生月經失調、子宮腔粘連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等不良後果,對今後的生育可能會有影響。所以,青春期少女應盡量避免做人工流產手術,但最根本的是不能有過早的性生活。更可怕的是,人工流產可導致終生不孕。尤其是曾多次施行人工流產術的人,更容易發生。由於反復地鉗刮子宮內膜,使子宮壁變薄,內膜越來越少。導致月經過少,甚至閉經。受精卵著床而沒有良好的“土壤”,使之不能發育成胚胎,因而終生不孕。


4.手術意外,危及生命


醫生勸告,女孩子們千萬別把墮胎當兒戲,否則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大出血、婦科炎症、終身不孕甚至死亡。由於未婚先孕的女性流產大多是偷偷摸摸地進行,有的甚至在設備簡陋、消毒差、醫術低劣的條件下進行;或者采用許多不符合科學、危險性大的原始手段,企圖強行將胎兒打下來。這些做法往往易於造成生殖器官炎症,子宮和其他內髒損傷,或大出血,甚至會危及生命。


5.腰痛、身體虛弱等病痛常隨之而來


人工流產雖然是一種小手術,但傳統的手術不能在直視下進行,往往因操作不慎會引起一些並發症,同時手術是經過陰道操作的,非常容易引起感染。具體來說,在做人工流產時可能會發生子宮不收縮,引起大量的出血;還可能引起人流不全需要二次刮宮;如子宮位置過度屈曲或哺乳期子宮,容易發生子宮穿孔;如患者宮腔血流不暢,可造成宮腔積血,表現為疼痛難忍;一些孕婦還會發生人工流產綜合症,出現低血壓、慢心率、大汗淋漓等。傳統的人工流產後遠期還會因刮宮時損傷了子宮及宮頸內膜的基底層發生宮頸、宮腔黏連,造成月經血流不暢;或過度刮宮損傷內膜基底層而致閉經。由於急慢性盆腔炎,造成輸卵管管腔變狹窄,易發生宮外孕甚至不孕症。每10接受危險墮胎的女人中,就有15人患上並發症,如膿毒、大出血、不育症、心理創傷,需要長期接受治療。


多次流產的女性似乎心髒病的危險增加了。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國醫學會》雜志上的這份研究報告稱,與沒有流產過的女性相比,流產一次以上者因心髒病或真的心髒病發作而入院治療的可能大50%


墮胎的並發症可分為3類:


一、立即性(手術當中,或手術後3小時內)


子宮破裂、穿孔引起內出血及腹膜炎。


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腔粘連引起日後早產、不孕。


麻醉引起休克、呼吸衰竭或致死。


致死性的血栓、空氣或羊水栓塞症。


墮胎生產出的胎兒仍存活著。


二、延遲性(手術後3小時到28天)


胚胎殘留子宮而引起骨盆腔炎。


細菌感染,嚴重者引起敗血性休克。


三、晚發性(手術28天以後)


日後月經不規則。


因骨盆腔炎、輸卵管炎及阻塞,引起不孕、自然流產、子宮外孕等。


慢性骨盆腔疼痛。


日後懷孕易早產。


因墮胎而死亡,則以細菌感染、栓塞、出血或麻醉引起居多。


自作孽作孽啊!


遭災受報時,後悔已晚矣!


應如何超度被墮胎的嬰靈?!南無阿彌陀佛!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三十二),編號:21-313-01


問:應如何超度被墮胎的嬰靈,以化解冤仇?


答: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也是個很麻煩的問題。你要是了解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今天社-會為什麼會動亂不安,你就明白了。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關系;沒有這四種關系,對面不相逢。我們每天走在馬路上,人很多,看一眼,說不定你這一生當中就只看這一眼,真的對面不相逢,沒有關系!走在馬路上,這個人很喜歡你,對你點點頭,笑一笑,都是有關系。或者瞪你一眼,很不高興的表情,都有關系。這個關系很淺,也不過瞪一眼、笑一笑就完了,以後也就沒有了。


關系重的,關系親密的,麻煩就大了,到一家來了。報恩來的,我們常講孝子賢孫,報恩來的,過去世你對他有恩,他是報恩來的。報怨來的,過去有仇恨,這一生當中你好好待他,你以恩惠待他,仇恨會慢慢化解一些。如果你要虐待他的話,麻煩可就大,仇恨當中再加仇恨,就麻煩了。那討債來的,債討完了他就走了。我們常講,小孩很聰明,父母都很喜歡,念書好不容易念到大學,大學快畢業,他死了。討債來的,他債討完了,他走了。


還債來的,是他還你,他將來也有很不錯收入,供養父母,衣食不缺,但沒有孝順心,對父母沒有恭敬心,但是生活他會照顧得很周到。他欠的債多,供養你的生活就很豐富;欠的債少,那你的生活就比較清苦一點,他不太照顧你。我們親眼看到這個現象。早年我在台灣講經,有個居士,也是我們護法,做生意做得很好,是個公司的董事長。他對待他的父母就很平淡,叫傭人去照顧父母,只是平常生活,沒有什麼好日子過。那是什麼?你們看到,是還債的,債欠得少,不多,他還得很少,一看就了解。


所以這些人要是投胎來,你墮胎,把他殺掉,這個麻煩大了。他來報恩的,你則是恩將仇報,以後就變成報仇的,你把他殺掉了;他要是報怨的,那仇恨上再加仇恨,這個麻煩;或者無論是討債、還債,統統都變成仇殺,這個事情麻煩透了。他將來到你家的時候,一轉世,可能做你的孫子,做你的重孫子,一定會搞的你家破人亡。你要了解這四種關系,你就懂得現代的社-會,整個世界這個社-會。


現在國際上,全世界對於恐怖分子都頭痛。聯合國從911事件之後,天天在想方法怎麼樣化解,不叫化解,叫消弭沖突。我在這幾年也參加了他們五次的聯合國會議,另外兩次也是國際論壇,主要也是討論這個問題,總共參加七次。西方的學者多半還是主張用武力報復、鎮壓,用這種方法。這個方法行不通,仇恨上加仇恨,不是解決辦法。聯合國開這麼多會,為世界和平開會,從一九七0年...始,到今年三十五、六年了,世界動亂頻率年年上升,災害是一年比一年嚴重。


所以我告訴聯合國的朋友們,去年我去訪問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我告訴他們會議不能解決。用什麼方法能解決?教學,我們用《弟子規》的教學,真能收到效果。去年我們在巴黎就辦了三天《弟子規》的講座,我就在那裡做個樣子給他們看,讓聯合國官員來參加、來看。臨時找的同修,華僑,也不錯,來了六百多人,聽了《弟子規》,感動得都流眼淚。我讓聯合國這些朋友看到這個,我說你們聯合國開會,有沒有人聽到感動得流眼淚?沒有。我說我這個方法比你那個有效。


歐洲人確實,他還擁有相當長的文化跟歷史的淵源,對於中國的漢學也非常重視。漢學的研究與學習,歐洲比美洲好。我去訪問之後,我很歡喜,我去看過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跟倫敦大學的漢學系,做得很不錯。聽說他們今年還想搞個活動,要租借聯合國的大會堂,舉辦一個大型的活動。我說很好,我很贊成,這是好事情,把中國倫理道德這種教學介紹給西方,對他們化解沖突,促進安定和平,確實會有幫助。


婦女懷孕,千萬不可以墮胎,墮胎結的怨恨很難化解。已經墮胎是無知,過去無知,不曉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應該真誠,每天念《地藏經》、念佛給他回向。長年去做,也許他的怨恨可以化解。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我們平時走路時,可以低頭看一下地面,可能發現有許多小蟲、小蜈蚣、小蛇、小青蛙、小蝸牛、蚯蚓、鼻涕蟲等小眾生想要從馬路這一邊走向另一邊,可是它們不知道馬路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很容易把它們踩扁,所以我們可以常常看到路中間有一些小動物干屍,己經扁平干透,在路中間被車輪繼續壓,非常可憐。有時我還能看見大型的貓、狗等被踩屍體,唉,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在走路時,隨時低頭看一下地面,發現小眾生要過馬路時,用手把它們放在路邊的草叢或馬路另一邊的草叢,總之把它們放在安全的地方,再為他們做三皈依和念佛號,這就是放生,不必花錢,也是救眾生的命,佛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由於眾生平等,救小眾生也是和救人一命相等的。所以我們可以做到經常救人啊。阿彌陀佛。在救它們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不要踩到它們,這雖是無記殺生,但也是不好的,真正的守戒比丘也是不准踩有青草的路,因為怕踩到了小眾生,這是《楞嚴經》所說。


我經常踩單車上班時就很注意車輪低下的小眾生,每天都可以救幾條小眾生,特別是在兩邊都是草叢樹木的馬路上眾生更多,早上也很多,都可以救它們,只有螞蟻太小,抓不住,數量也很多,只能隨它了。阿彌陀佛。


想不到我們平時走路時小心看一下地面,就能救很多眾生。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禮旭老師主講


 
    請問大家,找對象第一個條件是什麼?孝順是吧?標准答案。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特別會講標准答案。為什麼?從小考試就是這麼練過來的。標准答案寫完,一百分!出去外面了,該怎麼丟垃圾怎麼丟垃圾,該怎麼闖紅燈怎麼闖紅燈,反正那些道理只在考卷上寫而已。所以一說找太太,什麼最重要?德行!其實心裡面還有一句話,“不過長得漂亮也很重要啦”,你看在道理當中,心裡面都是這麼想,真正遇到了楊貴妃會怎麼樣?凶多吉少。所以你看經典對這個很重視。我們看《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講的,“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女兒出嫁了,要找到有品德的女婿,不要想著要很多的聘禮。“娶妻求淑女”,找那個善良、賢慧的女子,“勿計厚奁”,而不是去想,聽說台灣的台南嫁妝特別多,還是說,聽說馬來西亞的華人嫁妝特別多,到這裡來娶太太比較劃算,那你看這都是在枝末打轉。

  所以現在的風氣,重利輕德、重色輕德!人都在枝末打轉,哪有根本不動搖的道理?人生輕重緩急都搞不清楚了,所以現在離婚率愈來愈高。男人假如都重德,女人就修德,這互相影響。男人假如重色,女人都跑去減肥。所以女人去減肥,男人也有責任,互相影響。以前的女子不簡單,她的先生在路上撿了一塊金塊,拿回家裡來。諸位女同胞,你先生今天撿了一塊金塊回來,你會怎麼樣?“哎喲,坐坐坐,倒杯熱茶給你喝,真聰明,真有本事,撿到一塊金塊,晚上給你加菜。”是不是這樣?假如是這樣,他先生每天走在路上,統統不看前面,看底下了,今天有沒有得再撿金塊。樂羊子他太太,他撿金塊回來,她跟她先生講,“讀書人要胸懷大志,怎麼去貪這些財物?你好好讀書才有出息,要有學問才好。”她先生走出去把金塊扔掉了。待會下課不要問我,那個金塊丟在哪?要有志氣。真的,人心胸很小,就貪眼前之利,這一生沒什麼出息。女子有這樣的認知,她的另一半一定有氣概!


從「心」開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